我一直感觉没有什么对与错,也没有优与劣。只是在特定的事上,因为某些性格的缘故选择了自己认为对得起自己的方向。那些自认为缺点带来的悲伤或许就是自己成长的积淀,我们试图去发现自己的缺点只是对现有状况的不满意,认为现今的处境一定是曾经的某个选择导致的。但是再到了那个情景你真的认为有的选吗?这应该是被悲伤蒙住眼睛吧,就像有时候快乐到乐不思蜀,也没见得突然忧心忡忡思考自己的缺点或者优点。有时候我们不是找不到缺点,而是真的再让自己身临其境的话,自己既没得选,也无法判断对错,交给时间去判断,但是猴年马月能判断出来,及时现在是对的,过一段又称错的了。因此,当我们试图去寻找自己的缺点时,不如回忆自己的优点,然后追溯自己曾经的选择,仔细想想、慎重的判断这个让自己辗转反侧的,撕心裂肺的“特点”,真的是我们或者是社会所判断的缺点吗?或者展望未来,那个让自己自负到骨子里的选择,真的是所谓的“优点”吗?真的会带来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我一直感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积攒下那些曾经快乐的回忆,等到悲伤时慢慢释放,就像燥热时,忽然下起了一阵淅沥的小雨。不论是狂躁,亦或是喜悦,都在这慢慢转凉的氛围中弥漫散开。
这个啊,相当的简单。一个人的缺点往往就是自己认为优点的那些特长。说实在的,作为普通人,都是从内心中抵制承认自己有缺点的。在生活中,在各种比较,竞争中,为了不让自己的对手们看出自己的缺点,作为底气不足的你,会无意识的无限制强化自己想法,去掩饰自己的缺点,久而久之,就把自己也给骗进去了。比如,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勤快,就会在做事的时候仔细计算自己付出的劳力,当到达某个点的时候,就会心安理得的去休息和玩。但是真正勤快是 “眼里无活”,事情不做完,根本停不下来。再比如,你认为自己好学,然后很认真了学了几个小时之后,比起旁人花费稍多一点时间之后,就停下来了。但是真正好学是“完全停不下来”。爱看书,不管晒不晒自己的书单,也是开心的看上每一天。再次总结下:需要和别人对比,才能获得优越感的优点,是假优点,真缺点。无需与人进行比较,只管自己前行,只满足于自己的成功的,才是真优点。
仅仅是个人观点:尝试着去做各种没做过的事情(当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从这些不怎么熟悉的事情中发现你隐藏着的不足,这些不足恰恰能放映出你的缺点。比如一个人出去小玩一天,你可能会发现时间过的太快,这何尝不是你不能很好地规划呢?一个人耍的没意思,是不是说明你不能很好地一个人相处?你的快乐源于“和别人一块”?多出去走走,注意途中的不快、麻烦,也许能达成理论上的十全十美呢?
如何快速知道自己的缺点?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着呢。只是有时候不愿意面对这些缺点,甚至回避。我比较赞同的一个观点是:你讨厌什么样的人,他身上就会有你自己的影子。令你自身痛苦或者愤怒的,往往正是你需要深省的。还有就是我觉得,缺点,为啥要快速滴知道呢?应该追求速度的是改掉缺点的时间。突然知道自己的很多缺点,难免生出一些自厌的情绪,比如最近我就比较烦自己。
走出自己的舒过区,大胆去尝试想做又不太敢做的事,尝试真实地融入一个陌生环境,从结果和他人的反馈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在实践中验证和调整,使之融入环境又体现自我。任何脱离实际和纸上谈兵的剖析都是不客观的,人都是在实践中创造和发现自己。另外,缺点与优点没有绝对,看各人的价值观。
完成一件事,做一个选择。生活的任何地方都是可以发现自己缺点的。但是难在要怎么看待,有些缺点是可以转化的。还有的难在如何承认改正,有些缺点是说都不想被人说的。有些缺点是很大众的,大家都有,只要不是很严重也无关紧要,不要太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