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会花上十分钟去观察一只蚂蚁的活动。 小时候,走路上碰到一只鸟儿你都会新奇不已。 小时候,这个世界对你来说有太多的新鲜和值得观察的东西,几乎每一天你都能发现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你觉得每天都不同,回首望去你会知道自己前天捉了一只蚂蚁,昨天追了一个鸟儿,原来我干了这么多事情,时间过的好慢啊。
长大之后,你每天都在过一样的生活,上班,下班,睡觉,吃饭,因为留心烦恼的都是生活里的大事,对小事不在意,因此很多时候,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改变,已经过去两年,三年了,好像回忆起来,也没什么值得记住的事情,也没干什么。
日子同质化了,发现不了每天生活的不同,自然就觉得时间快了。
不是人长大了,时间过得越快,而是对时间的划定变了,所以感觉时光匆匆。 出生到上学前,日子是一天一天的过,每天都想着玩不重复的东西,一年拆成了365天,时间就好像用不完一样;而从小学到高中,日子被拆成了七天: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不断重复,骤然间缩了358天,感觉时间开始不够用了;大学的日子被分为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过,听着就开始心慌,一个学期过了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一样;毕业后工作,日子已经开始用年计算了,也许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才会感叹:原来一年又过去了。
小学一年级时,一般是7岁左右,一年的时间相当于你整个人生的1/7,大约14%,大学时,一般是20岁左右,一年的时间相当于你整个人生的1/20,大约只有5% 所以小学一年级时过了一年,你觉得人生多了14%,大学时过了一年,你只觉得人生多了5%
高度集中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快,漫无目的、无所事事时,则感到时间漫长。投入地去研究一项工作,或是看场好电影,会觉得时间转瞬即逝,意犹未尽。总之,时间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体验,变的是心态。
我就是这样,毫无条理,像个陀螺一样的,一天忙的打转转,但是实际什么都没有做,说的就是这个情况咯。看起来我忙的要死,但是晚上瘫床上,内心是会有空虚感的,会有我今天一点收获都没有,心里难过的赶脚。
新生儿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人的时间概念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学习得来的,并逐渐学会运用分钟、小时、一天、一年等时间词汇去表达时间概念,判断时间距离。所以就会觉得越长大时间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