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起来我上大学时候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岁,正好是谈恋爱的年龄,暗恋一个男生,他长的白白胖胖的,个子不太高,可能由于皮肤白总给人一种清爽干净的感觉,暗恋四年最终也没勇气去追,也许这就是当时的男朋友标准,到后来参加工作,开始了漫长的相亲路,亲友们介绍的对象总觉得这不行那缺点什么,要么是人长的不够帅,不够高,要么是对人不够体贴,不会关心人,要么就是不够浪漫,不会哄我,总之要求还挺高,渐渐的就把自己剩下了,到现在已经二十六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
我现在已经结婚了,但是以前的那些事情都还历历在目,特别是记得当初的择偶标准,我的标准是,人不要长得太帅,个子不要太高,性格成熟稳重外向,这只不过是我心中对另一半最完美的选择的标准,我也知道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完全符合我这么多标准的人出现,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我毕业参加工作之后,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人,他的相貌包括所有的优点,都是我心里的那个标准,而现在他就是我的老公。
没有特定标准,主要是看感觉,特别是初恋,如果有恋爱经验了以后,肯定会有自己的标准了,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所以第一个人很重要,他直接关系到你的恋爱观,当然失败了也不要觉得天塌下来,时间会治愈一切,没有谁离不开谁。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只要是两个人喜欢就好了,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事实就是我太年轻,想的太简单了,现在我觉得还是要找一个合适的,相貌这件事没关系,但是必须要孝顺父母的,要不然我会接受不了。
在我二十岁的那年,我的择偶标准其实很简单,相貌一般,不能特别漂亮,因为我长得丑,她若长得特别漂亮,我会觉得配不上她。但是当我现在二十五岁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变过这样的标准。
可能当时读书的时候跟我们学校的校花谈过恋爱,以至于到了现在标准都降不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吧,谁不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孩呢?所以,我的要求就是一定要长得好看,不然没得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