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这个话题,未免宽泛。更何况是现在年纪轻轻,涉世未深,哪能看透人生。我想,如果一个人真正的看透了这个问题,想必也是离死不远了吧。话虽如此,但感觉自从懂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不枉此生?”是相夫教子,平淡一生?还是把生活过得如史诗般精彩,如小说般跌宕起伏?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奋斗目标,那么他不会成功,美丽亮丽的人生将离他远去。奋斗是意志的坚实脚步。所有成功者的足迹都洒满了勤奋的血汗,多么聪明的人,信心再大,意志再坚强,若没有勤奋的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奋斗是长期的艰苦劳动。奋斗成为我们青年求知的优良品德和习惯。那种见异思迁的人,畏缩不前的人,不愿出力流汗的人,永远尝不到勤奋的甘甜。
蒋勋曾经说过:我看到许多人在还很年轻时就“老”了。“老”并不是生理机能的退化,而更是心理上的不长进,开始退缩在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中,不再对新事物有好奇,不再有梦想,不再愿意试探自己潜在的各种可能。但其实不是年龄限制了什么,而是在那个时期很多人开始认命地满足于现状、拒绝学习和改变,这才是真正变老的开始。
如果说挣钱是最最重要的事情,那就会穷极一生浪费时间。自己将会做不喜欢的事情,只是为了生活去做,然后继续不断地重复地做。那是很愚蠢的。拥有一个短暂但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生,好过拥有漫长而过的糟糕的一生。因为如果自己真的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论它是什么都没有关系,最终都会成为这一行的大师。
我们很容易自己给自己设置层层叠叠的屏障,阻碍我们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比如,常以“怕被看笑话”,作为向生活妥协的理由。但对于在命运里摸爬滚打后,不断突破自己的人,会告诉你:“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你自己。”做一个豁达而努力的自己。
《大鱼海棠》中说:人这一生不长,你不妨大胆一点。爱一个人,攀一座山,做一个梦。做你想做的自己,你平安喜乐过一生,便是一种成功。你的生活也可以很酷。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不是说锦衣玉食,而是,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收获着自己的小确幸。用乐观丰沛的内心,去抵抗俗世的纷扰,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