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承前启后的继承者,我们的爸妈带有爷爷奶奶的特点,我们也会带有爸妈的特点。遗传基因学角度和哲学的外因影响角度都会告诉我们我们逃不掉长辈的“影响”!“见贤思齐,见不贤而思己过”。首先保证自己认识的正确客观。然后问问爸妈“你希望你们的孙子整天看着你们儿女吵架吗?”“如果你们经常自己做不好,做不到心平气和,和谐有爱,相敬如宾,那么你们怕不怕愿不愿你们的孙子将来也有相似的父母?爸妈,你们就是我的榜样,你们希望我大吵大闹,婚姻不和?还是希望我将来根本不知道如何幸福生活?”一个不好的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天天看着吵架,找事,怎么能有机会学学长辈如何友善相处,如何和谐有爱,如何相敬如宾?方法都是学的,看到好的,学好的,看到坏的,学坏的!如果爸妈你们觉得你们做的不太理想,如果你们不一样我也像你们过一辈子!请你们先自己学会做好自己!学会“互相欣赏”人各有优缺,天生我材必有用;眼睛看优点!“互相感恩”一日夫妻百日恩,多看生命里的好!“互相宽容”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行为,自己的习惯,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性格开始改善自己,让家庭更幸福!!让家人更幸福!
看到父母吵架,身为子女,应当劝阻。而劝阻的前提是,自己不能动怒。不能被他们的情绪所影响。否则只会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劝阻父母,身为子女不能以长辈的身姿和口吻,否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深自己与父母的矛盾。不要父母一有争吵就积极劝阻。小吵小闹是生活常态。可以舒缓压力,减轻矛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处在一起,都会有纷争。身为子女,应知自己位当在下。不可像一个领导那样,认为局面当由自己掌控。在父母争吵时,身为子女应当以静制动,不得已才能劝阻。劝阻父母,一定要公平以待,不要评判谁对谁错。仅以息怒为目的。劝阻父母,一定要看清自己的能力,这不仅是在劝阻父母上,于一切是非之场,都要看清自己在场上的分量,如果场面非自己所能控制,就应该去求助其他对父母来说有压力有分量的人来劝架。比如邻居,爷爷奶奶,父母的好友,父母的上级等等。身为子女,终有一天也会成为父母。看到父母吵架,应当感受得到父母吵架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自己以后做了父母,一定要少吵架,不吵架,平心静气做人,平心静气待人,愤怒不能解决问题,愤怒只会加深矛盾。
每次我妈和我爸吵架,我妈都会打电话给我,我都会安慰她,甚至有好几次在电话里面哭过,我也有很想哭的冲动!有时候喝醉了,可以跟我诉苦一两个小时!每次我都很轻声的顺着她,安慰她,顺着她说我爸爸哪里哪里不对,就说我爸爸脾气就是怪很,就跟她说,我也跟我爸爸经常吵,叫她不要把我爸爸骂她的话放在心上!说实话,后来我经常打电话给我爸爸说,叫他让着我妈一点,虽然这样总是对我爸爸不公平的,因为很多时候是我妈找事,或者小气!其实我爸爸真的太辛苦了!我才二十三岁,说不定还没等到我结婚就得回去照顾年迈的父母了!父亲快七十了,母亲六十多了!想想都心酸!
我家里最近反正是经常吵,从我放寒假之后年29那晚还在吵,我也跟我爸吵了无数次讲了无数次,没用。后来我问了好几个同学,他们家里也都是这样,吵架闹离婚,但也不是真的离婚,我爸说闹离婚是吵架的条件还说什么都吵了几十年了,已经习惯了,可是我妈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说什么不想吵,反正他们天天因为一句话都能吵起来。还有我爸现在只要一喝酒就说胡话,我现在正在慢慢习惯这种生活方式,把自己搞好,反正我也快开学了,随他们怎么吵吧。
如果你是小孩子,请你尽量理解,吵架是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对他们都有好处,只是会伤害到你。如果你已成人,就保持沉默,不要批判任何一方,不然被你批评的那个人会对你失望,觉得你不爱他,不理解他。我就是从小到大看父母吵架,小时候妈妈嫌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她和爸爸吵架的时候我不知道去哄哄她。如今我在吵架的时候评价他们,她嫌我总是偏向爸爸。所以,沉默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以前就是会去说,谁对谁错。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是双方压,去说妈妈不要这样,现在不挺好的吗?如果再这样下去,伤害的还是我们小孩,你也去跟爸爸这么说,你们吵个够,小孩看着你们吵,你们考虑过我们小孩的感受吗,考虑过童年家庭暴力的阴影吗。这些难道对我们没有一点责任吗?一个吵她就是想要发泄,不跟他吵就行了。让他说个够,没人接话,这架吵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