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是不是很高大上。人群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但“民族”是想象出来的,是政治构建的结果。我和你有诸多不同,但反过来说我和你也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本来在日常中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一旦人为地强调这种差异,我们之间的区别不再是这些细节的不同,而有一个可以想象的巨大的民族差异,根本性的隔阂就产生了:我和你是不一样的。(他的书其实不太好读,上来看着费劲再正常不过)
福特.统治的《热望》感觉大家应该没看过吧,作者剖析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笔下的阿尔喀比亚德——是我欣赏的纯粹的“政治人”的典范。他会不择手段,会操纵民意。但是当这一切背后的动力,是纯粹的政治诉求,是为了把政治玩好,而不是金钱、美色、宗教狂热或者其他低级欲望,也不是不切实际的小清新思维,不是把人当炮灰的嘴炮。
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是我接触历史学研究的入门读物,陈先生的学术功底扎实严谨,对于我的学术研究画风有奠基性的作用,同时对于我分析看待实事热点的方式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说话要讲证据,证据和结论之间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这个推论过程是否合理,不能一拍脑门就想当然的胡说八道。
《自由或死亡》是不是听名字就无比的高大上,希腊人反抗土耳其人殖民统治的革命文学,意外地燃。在和平年代生活太久的人,不会对异族奴役下的生活有什么感触,可能觉得当个带路党也不错。亦或只是习惯性地跟风仇视一下日本罢了。
(附:同名作者的《基督的最后诱惑》也可以读)
里克.塔西坨的《教诲》,看了好几次才看得懂,塔西坨生活在在暴君治下的乱世,他在思考如何才是合适的行为?不是与恶人同流合污,也不是自以为正直地鲁莽挑衅恶人。如何在黑暗中既不堕落又不死去,就是他关注的问题。
《东晋门阀政治》作者想不起来了。以前老师说历史学家要做侦探的工作,田先生的作品让我深有体会。内容不足信的八卦传说,本身也有它能揭示的东西。田先生能看见别人忽视的东西,然后提出更有说服力的论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