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时候公司所在的大楼都空了,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在办公室写鬼故事,写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肚子太饿,就准备回家了。等电梯的时候,按了很久,但是电梯一直上不来。打算换别的电梯的时候,看到电梯上来了。电梯门开了以后,从电梯里跳出了一只小猫,一直围着我的脚在乱叫。我本来打算甩掉它再进电梯,但它还是很快就跟进来了。后来电梯一到地下室,我就马上跑出来朝停车的位置跑了,但是这只小猫还是追着我,直到最后我打开车门的时候,它都差点快要跳上车了。那天晚上睡得很晚,3点多临入睡前,脑子里还在想着一个关于半夜口哨声的鬼故事。然后迷迷糊糊之中,就听到了自己房间里一阵风铃声。但是房间里并没有挂风铃,房间的窗户也都是关着的,所以当时就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然而风铃声还是一直持续着,最后我还是忍不住起床开灯。才发现原来是房间天花板上挂着的吊灯在摇,于是又确认了一下,窗户确实都是关着的。走到房间外面,发现客厅的吊灯也在摇,一查地震网,才得知台湾刚刚发生了地震。
会的,一般自己在写鬼故事会一直脑补画面等进入状态时仿佛自己就置身于故事情节中,大脑会不自觉的让情节继续发展,经常会有身体突然抽搐,或者会有种仿佛突然看到鬼的感受。这种现象被称为“圣斑现象”:在欧洲的中世纪,发现有一些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当他们想到耶稣基督受难的痛苦时,其手掌和脚掌上就会出现瘀血或溃疡的症状,形同自己受到同样的酷刑一样。同时也存在“念动现象”,也就是意动现象,很普遍:当人们手拿一根系着重锤的直线,闭上眼睛想象重锤作圆周运动时,会发现重锤真的转动起来了。如想象举重时,会感觉到肌肉的紧张,并能记录到肌肉相应的生物电活动;想象视物引起眼动。想象可以改善个体的身体状况,也能使人体出现病理性变化。如假孕、误诊、被害妄想症等。”这都是大脑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会的,虽然写鬼故事的人一般都比较大...
我写鬼故事的时候喜欢边写边想,因为是短篇,所以这样写也没什么问题,每次写的时候为了达到恐怖的效果我都会把每一种吓人的情景都在脑子里过一遍,最后选出我觉得最可怕。
这样就导致了你们看到的是一个场景,其实我已经脑补了n个了,压力绝对比读者大...然后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吓到了,因此我在写的时候会放一点歌,太安静的话一有风吹草动就把自己吓个半死,小心脏受不了...
只有一次。还是因为自己作死,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木偶,什么都不会写只会写木偶。于是创造了一个类偶生物,每个半夜在虚构的学校里游荡。结果写到最惊悚的那段,夜深人静的突然感觉腿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发现原本固定得挺好的暖气罩很邪门地掉落,位置刚刚好。但更重要的是,我设定那位虚拟类偶生物……经常从管道中爬出,水管暖气管等等。
在我写恐怖故事的时候,我经常会被自己的构想吓到不敢写下去。和半夜做噩梦醒来找枕头抱是一样的心悸。特别是在晚上写恐怖故事,我就会想起当年,在大白天看一本《红蝴蝶之谜》的儿童读物时,会害怕得不敢看下去,跑出去晒太阳的经历。(这尼玛真的算是儿童读物?)我是如此胆小,因此看到的太阳都是如此的苍白。即使那是在猛烈的夏天,中午一点。
会,从小就喜欢看恐怖题材的电影、小说。长这么大就被山村老尸、潜伏、倒着的女鬼吓到了。
有一次想着自己写鬼故事,就发贴吧里,也不赚钱,就爱好而已。
写故事嘛,把自己完全代入进去才有感觉,所以我把自己代入主角,切身体会主角的恐惧.....
唉不说了,就勉强写了一个短篇,以后再也没动过笔,改写同人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