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群所谓的亲戚总是借着亲戚名义来占你的便宜。
现在的亲戚早就不是以前的那种亲戚的,如果你去亲戚店里买东西,他不仅不会给你优惠,反正更坑你,而且还告诉你说,看我们是亲戚才给你这么优惠的。
屁!刚刚一个陌生人的折扣都比我的多。
其实,主要是还是利益心作祟吧。
导致很多人对自己的亲戚下手。
比如,我家在福州,总是有很多各色各样的远方亲戚来福州看病都要住我家。
有些甚至是亲戚的亲戚,然后我爸还必须款待他们,要不,他们回去老家就说我爸如何无情冷漠等等。
特别是很多60多岁的亲戚,来福州看病、体检全是找的我爸。
他们说自己不识字,我爸起码读过初中,可以带着他们去。
我去,你们自己孩子呢?孙子呢?
别回回坑我爹呀。
还有一种喜爱借钱不还的亲戚,你要是去讨要,人家说你目无尊长。
反正,借出去的都打水漂了。
现在很多亲戚就是那种,求你帮忙,你帮他了,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你要是不帮他,就是你的错,你这个人有问题。
我就纳闷了,怎么就这么不要脸,我们不欠你们的好吗?
只是因为我们的血缘可能有那么百分之几的相同,我就活该被你使唤,帮你忙吗?
我家有个大姑,是我爸的二姐,有一年我姑丈来福州做小声音,说是先借住我们店那边的楼上的两个房间。
那边也是我爸自己花钱租的店面啊。
然后整整一年的时间,一分钱水电不讨,不毛钱租金不给,对了,就是过年的时候给我们几斤海鲜。
呵呵哒,我爸很无奈,那是他姐姐,只能忍了,后来我们家搬店面,姑丈又想更过去占个地方,还好我爹机灵,和他朋友一起租的,说是自己做不了住,也没有位置。
这才作罢。
后面有一回,姑姑和我爸都回去看我奶,我姑竟然还说我爸小气,搬店都不带他们一起。
我了个去,我们要不要顺便忙您赚钱养孙子呀?
所以,我特别反感这群亲戚。
再说一个我舅舅,超级势利眼。
我记得小时候他们家情况不好,我爹那时候借了他们好几万去做小生意,一份利息没要。
去他们家做客的时候,还经常给我那些表姐弟压岁钱。
但是我们三姐弟,长到这么大,我舅的一次压岁钱没给过。
有一年我爸生意失利,回国了。问他借了一万做生活费,哪知他天天催着还,没几个星期我爹就还他了。
那次去看我外婆,我舅舅也是在外面玩,虽然知道我们回来看外婆也不露个面,招待一下。(外婆住在舅舅家),我爸给他打电话他就说自己在外面忙没空。
呵呵哒,过了半年,我爸生意又开始有起色了,越做越好了起来。
那次我们回去看外婆舅舅也是不在,外婆说给舅舅打电话,谁知他一下就赶回来了。
说是打麻将打了一半听说我爸来了,赶紧回来招待客人,呵呵。
还给我削了个苹果吃,我的天呐,受宠若惊啊,我的舅!
那是我第一次从舅舅手里接过东西吃。
反正,后来爸爸也不怎么和舅舅交往。
大概是觉得这个小舅子太势力了吧,反正就是不带他,哼!
要是亲戚们都是为你好的人,我们年轻人当然不排斥了,关键是这群人总是坑你啊!
那就不得不排斥了!
1代沟
连我们最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跟我们之间也会产生代沟,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了,更别说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各种大伯大妈了。有时候思想观念不同,很多事情根本无力辩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次大伯母经过我家,顺便串串门。进门一见我,指着我刚花重金心心念自认为时尚时尚最时尚喜欢的恨不得天天穿着的破洞牛仔裤哈哈大笑:闺女啊,你穿个这个破裤子出去,人家还以为你妈不给你买衣服呢。
破...裤...子...三个字在我脑海中回荡,对这种被现代社会的潮流甩出去十万八千里还自以为自己多美丽多时尚还总是随意评价嘲笑别人的人,我根本懒得辩解,我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笑:是啊,我妈不给我买,要不大伯母送我一个?
这招保准能让她闭嘴,因为我知道,她不可能舍得送我东西的。
2、很多亲戚欺穷攀富,关系真没有那么亲
虽说是亲戚,跟我们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但大部分呢,也就只剩血缘而没有关系了。
说说我家的真实情况吧。爸妈刚结婚的时候,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拉扯三个孩子真不是开玩笑的。那时候,基本所有的亲戚都离我们家远远的,生怕我们家过不下去了找他们借钱。
我爸妈呢,也比较犟,不到走投无路也不会开口借钱。本来日子还能凑合着过下去,就在这举步维艰的时刻,我爸病倒了,肚子里长了一个瘤,必须做手术,而且,手术成功几率只有百分之十。
就算只有百分之十也要试试,妈妈很坚持。但是,那时候真的没钱啊,不得不开口借钱了。
爸爸家里孩子挺多的,爸爸总是说他们小时候一起长大,关系可好了。
于是开始向家庭比较富裕的亲兄弟借钱,他们的回答真的太冷漠太伤人,根本不如没有血缘关系的普通朋友。
他们说:你们先去问别人借吧,借不到了我再给你。
这就是亲兄弟说的话,骨肉亲情啊,患难见真情,我算是看透了。
命运就是如此波折,后来,爸爸大病痊愈,身体恢复的倍儿棒,工作也有了起色,那些以前见我们跟见到鬼一样的亲戚们,又都围过来了。
“老刘啊,咱俩谁跟谁啊,小时候你尿床我都知道。”
“闺女,你爸真是福大命大,做手术那会儿,我们都轮番凑钱照顾你爸。”
“看这一家五口人真好,人多就是热闹。”
......
我只想说,就算是小孩子,谁好谁坏都是能分清的,那些虚伪的亲戚们,倒不如不见,眼不见心不烦。
我觉得现在的人都很反感亲戚是因为,第一,亲戚总是打着亲戚的名义去占便宜;第二,亲戚总是觉得自己是自家人,什么都能说,什么都能做。
先说第一点,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这样,一家子人住在城市里,那些住在偏僻的乡村或者经济条件不如你家里的,就会隔三差五的过来蹭吃蹭喝,有什么忙都让你们家帮,拿你们家的东西毫不手软。我一直觉得亲戚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家子人亲近热闹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现在很多人的目的都变了。
就拿我们家来说,我奶奶爷爷很早就来城市里面工作打拼了,生活条件很好,三个孩子工作都不错,家庭经济条件好,平时我爸爸妈妈也会跟其他长辈一起给爷爷家买很多东西送过去。我奶奶的弟弟妹妹们就属于非常贪财的人,虽然这样讲有点不礼貌,但是确实没错。他们住在离我们大约30公里的农村,平均一个月来一次,来的时候就带点自己家里做的馒头种的菜,但是来了以后让我姑姑去买他们指定类型的酒,让我妈妈做他们爱吃的某一种鱼,别的样的还不吃。而且临走的时候一定得给他准备茶叶和酒,缺一就要发脾气,如果不是看在奶奶的面子上我都想跟他翻脸。
如果只是对吃的东西有要求就算了,我爸爸给奶奶买的崂山绿石摆在家里好看,我的舅爷爷就非要拿回自己家,我爸爸没办法给他买了一块小一点的,他不满意但是收下了,逢年过节就拿出来说我爸爸小气,而且每年奶奶家添了什么新的东西他都想拿走。
第二,亲戚毕竟只是亲戚,不是爷爷奶奶也不是父母,就不要一直教育孩子,你得好好学习,你得抓紧找对象,你得赶快生孩子,再不生就年纪大了。讲道理我的父母都不会管我这么多私人事情。如果只是唠叨,我还可以勉强接受,就当做他们是关心我,但是昨晚刚好看到一个微博让我很不淡定。
博主家里养猫,他的小姨来北京旅游暂时住在他们家,说不喜欢他家里养猫还说早晚要扔了,他们没当真,结果有一天博主下班回家发现猫真的不见了,小姨非说自己送人了,第二天就坐着火车回老家了电话也不接,在博主全家的逼问之下才说自己把猫扔了,博主去她说的扔猫地点怎么都找不到,博主说两只猫从一个月大养到十岁,已经是老猫了,还没有单独出过门。有太多亲戚太把自己当回事,自作主张提别人家做决定,现在包括我在内,也越来越讨厌所谓的“亲戚”了。很多人说有些亲戚关系现在都不如朋友,我觉得太对了。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现在在这个高节奏社会里,人们总是忙忙碌碌的,周末好不容易有时间,最多也就是约个朋友或者同事去吃个饭,看个电影,再有情调就去野炊,试问有几个会去走亲戚?而感情是需要时间来培养,不管你和他是否存在着血浓于水。没时间去培养,感情就稀薄,这是一个自然定律。
亲戚,除了平时不见面,没时间培养感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塔他们基本成了“势利”的代名词。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就孤身一人在外打拼,生活的压力,他能继续前行就已是生活的勇者了。对于父母,更多是不忍,不愿让他们再为自己操心,所以,一年到头,这些年轻人必须扮演着在异乡过得很好很快乐的假象。等到年尾,这种堆积的情绪其实已经快让他们撑不下去,但为了见父母,为了让他们开心,所以陪着父母走亲戚。而那些所谓亲戚,其实都不熟,他们甚至都不明情况,借关心慰问之由,问你一些一针见血的问题,比如“女朋友找了吗?”,“在哪买房了?”,“工资高不高啊?”这些完全就是压死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啊!问题是你还 不能发飙,父母还在呢,面子还是要留的,然后你就得逼着自己虚伪,说一些自己都不着边的谎,如果不幸,你还得为你说的谎买单。比如,你说了“我在大公司上班,现在做经理了,工资嘛有万把来块”,然后既然你说了有钱赚,看到亲戚小孩,你是不是得给个压岁钱啊?200元又拿不出手,一来就给了1000元,这种小孩来了5个,完了,你省了半年的工资就没了,父母都还没孝敬呢。如果庆幸一点,你有年终奖6000元,也就只够给父母意思意思了,接下来的开年,你又得 窝回你的十多平米的小屋,拼命工作,吃着泡面,至于交女朋友,想都不敢想了。久而久之,一听拜访亲戚,你恨不得拔腿就跑,有木有?
有时候想想,这些亲戚都父母辈的关系,如果哪天父母不在了,而你刚好是个独生子,那在这世间你就截然一生了,不知那时候对你来说是好了还是坏了。
我的家庭算是一个大家庭,我奶奶有七个孩子,我爸爸是最小的一个,我妈妈生我的时候已经二十七岁了,我弟弟只比我小两岁,我们两算是大家庭中最小的了。我六岁那年我最大的哥哥已经结婚了,我还是小花童。等到我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是小姑姑小姨了,屁股后面跟了一群小屁孩。虽说姐姐哥哥多也挺好的,今天去这家蹭饭,明天去那家,那也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是我在街上不小心就碰到哪个哪个亲戚,干点好事就算了吧,要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第一时间就会告诉我爸爸妈妈,我就遭殃了。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讨厌亲戚这也算是一个原因。记得当伤感风流行的时候,我就喜欢找一些关于感情的伤感的语言发到朋友圈,来装个逼。没想到还装出了事情。有一天我回到了家,我爸爸妈妈就质问我是不是谈恋爱了,我大喊冤枉。我妈妈不信,还说那你姐姐说你每天发一些情啊爱啊的句子,我真是哭笑不得,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亲戚大概就是扮演着不要钱的间谍的角色。
我们从小都会被拿来做比较,要不和爸妈同学的孩子,要不就是亲戚的孩子。我三爹的孩子真的非常称职的扮演了亲戚的孩子。学习好,还从不出门,我就不知道他哪好了,一辈子也不和别的亲戚打交道,但人家学习好啊,并且现在工作也不错,我三爹三妈自然也争光。有些亲戚孩子有本事,他们说话也理直气壮,就算没有道理也是他们有道理,经常扮演着教育别人家孩子的角色。现在的年轻人叛逆心理比较强,父母的话也不一定听得进去,更别说亲戚的话了。一旦孩子们表现出不耐烦的神色,亲戚们就更有理了,边说还边翻白眼,你看看你姐姐你哥哥听我的话现在不是过得特别好,你还别不耐烦,我这也是为你考虑。这个时候如果是我我也真是忍无可忍,所以我能理解现在的孩子们反感亲戚的原因。
我感觉孩子们讨厌亲戚也应该说是双方的责任,这个时候亲戚们如果能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还是可以和孩子们相处的很融洽。在亲戚的狂轰滥炸下,我已经练就了闭耳的本领,他们说他们的,我已经听不见了。希望亲戚们可以和他们眼中叛逆的孩子们和平共处。
亲戚就是和你整个家族能够拉得上边的所有人,不仅包括你的直系旁系亲属,也包括亲戚的亲戚,甚至是同村有拉得上关系的人,以前的人比较单纯,家里亲戚多是福,人多好办事,现在社会老年人依然很注意走亲戚,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亲戚这群人带来了很多烦恼和负担。
年轻人现在都喜欢在大城市打拼,觉得就业机会多,而且能够见世面,很多在老家的父母也以孩子在大城市工作为荣,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其实,在大城市打拼是不容易的,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家境不好的打工者来说,每个月可能就两三千的收入,住郊区的小房间或者城里的地下室,还要负担吃饭、交通等费用,其实能够剩下来的寥寥无几,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都很大。慢慢步入正轨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可以跳槽谋求更好的发展,但对于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来说每一步都是谨小慎微的,担心入错行,会影响今后的发展,甚至在大城市待不下去了。
每次回老家,其实就是想逃离大城市的压力,回到可以庇护的港湾,亲戚也许出于关心,也许纯粹是凑热闹,总会拉着你问东问西,有没有对象了啊?对象什么样啊?哪里人啊?家里做什么的?有没有照片啊?现在你一个月赚多少钱?在什么单位工作?住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结婚?啥时候要孩子?准备生几个?怎么还不要孩子?是不是身体有问题?这得去医院治啊……这一连串类似的问题不停的窥探你的隐私,还不容你不回答,必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年轻人是非常注意自己的隐私的,很多事情不想也没有必要和他们分享,这些过分的关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还有一些亲戚,平时走的不近,有事了就会上赶着找你,谁谁在大城市上班,肯定赚得多,我家谁谁生病了急用钱,先借我们一些吧。或者我们要去大医院看病,让谁谁帮我们联系一下,就住他那吧,我们也花不起钱住宾馆……这些亲戚的行为确实让人反感也无奈。就像电视剧《欢乐颂》里面樊胜美那家人一样,虽然樊胜美在上海打拼,收入也不错,但也负担不起一家老小还要负担哥哥嫂子的花销,这样的亲戚就像吸血鬼一样,毫无感恩之心,还觉得理所当然,确实让人抓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