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物都在变化着。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人更是如此,有时候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和以前不一样了,但可能有些瞬间的行为你会感觉到不同。于'我来说,我最深刻自己改变了的时候有这两次经历。
第一次是初中七年级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变得勇敢。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以前我是一个非常懦弱的小女孩,胆小如鼠,做什么都害怕。害怕打针害怕虫子害怕见陌生人,家里人总是采取各种办法来鼓励我大胆做事情甚至故意帮我报各种培训班期待我会由此改变做个乐观开朗的人,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我也一直把自己看做是怕死的人,勇敢这种东西不会在我的身上体现。直到七年级和男生闹矛盾,许是经常被那个调皮的男生欺负地太多了,我终于忍受不了,直接就端起凳子往他头上砸。那个男孩显然是吓到了,没想到我竟然会有这样的一面,竟没有躲开就被砸痛了,额头都青了。冲动过后我就又软了下去,我怕他会告诉老师告诉家长,我在想我该怎么办。然而那男孩什么都没有做,他好像突然怕上了我,不在欺负我了并且尽量躲我躲地远远的。那是我第一次体味到了勇敢的好处,从此便不在胆怯了,做事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上高中的时候我已经变成了个活泼开朗敢做敢当的勇敢女子了
第二次是在大二的时候在一群新生里宣传社团,我是主要负责人,便指挥着底下一帮人该做什么的任务分配。当时自己镇定自若,一点也不慌张,对要做的事情脑袋里都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刚好在宣传时答对题发奖品的环节,有个新生答对了不要奖品,他说想和我拍张合照,因为他觉得我好厉害,他要做我的粉丝。那一瞬间你不知道我差点眼泪就要掉下来,那时候我已大二,不再是从前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慌张就掉眼泪的姑娘了,却还是快要控制不住地掉泪。我清晰得记得大一的自己,也是那样崇拜学姐学长的自如和自信,不曾想过一年过后的自己也可以做到那么棒!
我的人生经历还不够多,印象最深的也就这两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可能是存钱吧,我总是莫名其妙的想要存下一些钱来,有点儿像父母一样对钱斤斤计较,这种想法让我感觉自己慢慢的开始变大,变老了。
其实本身也是不缺钱花的,父母给的生活费再加上自己兼职所得了一些钱,其实无论再怎么大手大脚也是会有剩余的,但是总是想去存钱,不然还是虽然从前也没有什么用,但是总是想去存钱。在以前的我看来这就是父母老一辈儿的想法。但是渐渐的自己也开始做着一些事情,有的时候会盘算自己的钱财还有多少,最满意每一件东西,或者是吃每顿饭的时候都会去算的比较紧,其实,都是根本没有必要的事情,虽然说可以稍微有一点儿存钱的概念,但是我觉得自己确实有一点儿太过了。因此,我认为我的这种想法却是有一点老年人的思想了。
在以前自己打工的时候,和自己的老板关系特别好,在工作结束的前一天老板曾经请我们几个人吃过一次饭,他的一句话让我意识,印象很深刻,他说在30岁以前其实自己的钱财,不需要刻意的去那么在意,因为自己还年轻,钱还可以继续挣,所以可以拿自己所挣的钱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太在意钱财去了哪儿,你可以为了自己的朋友也可以为了自己,也可以为了家人,或者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为了她们去花费你所有的积蓄,因为你还年轻,无论怎么样,其他都是身外之物,你还可以继续去挣,但是如果从那个时候你就对钱财太过看得紧的话,将来的生活就会太仔细,就享受不到年轻的快乐了。当时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而且一直遵从这种原则,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却变得有些谨慎,所以我觉得这种想法确实是一种老年人的思想了吧。
因此我要渐渐的改变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再回到从前的那个自己,摒弃那些让自己显得太过老的想法。
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时期,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改变了,不像自己以前那样冲动了。或者不像以前爱笑了,有时候可能会多愁善感,有时候会遇到事情,也知道静下心来思考了,这可能就是成长,成长使我们改变。
年少的我们,如果有人凶我们,或者跟我们说话的语气不太好,我们可能也会与他们争执,或者大吵一架。总之,一定会一问究竟的,也一定不会让自己吃亏的,这可能就是年少的我们独有的气质。但是现在的我们,如果别人不是故意,或者说我们不是那么明显的,我们可能就会能忍则忍,不在计较那么多。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总是好的,因为我们也是繁忙的,也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琐事。因为我们有重要的事情去做,如果我们一直因为这些琐事而耽误时间的话,也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这可能就是长大以后的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以前我们可能不那么爱笑,也觉得只要对自己熟悉的人就可以了,但不要对陌生人。现在的观点则是不同,对周围的人,我们要多微笑,微笑可能是很好的工具,对我们好,对别人也好。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可能一笑别人就会很乐意的帮助。
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的必修课,所以如果是对我们有益,我们一定要努力改变。如果是对我们无益的,我们就不要改变了,还是做自己就好。
这个话题我深有体会。
我对曾经很火的《春节自救指南》特别有感悟。
我以前特别讨厌春节回家时被催婚,各种七大姑八大姨不管平时有没有联系的,都会问上一声:“找到对象了没?”、“怎么还不结婚啊?”
以前的我觉得非常烦躁,我觉得这些亲戚是不尊重人和人之间的界限,太喜欢谈论他人的隐私。
最近一两年,看了许多书,也听过许多课程。我在过年回家的时候,就尝试了一些学到的方法。比如李笑来老师提到的用“虚拟机”思维和亲戚们聊天,比如,在《好好说话》书中学到的一些说话技巧。
结果发现,亲戚们其实并不是想谈论我的隐私,他们是想关心我,但是不知道谈论什么。或者是想要聊天,但是不知道和我聊什么话题,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催婚这个过年热门话题。
思考方式改变之后,我就会提前做好准备,量身定做一些话题,比如XX家亲戚新买的房子是如何如何好、XX家的小孙子是多么可爱、XX家的家庭特别和睦、XX家的今年的过年衣服非常出彩……让亲戚有可以聊、爱聊的话题,就不会把重心放在我身上了。
这样一来就能够度过一个安宁而祥和的新春佳节。
在跟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没有动手,我觉得自己变了!
我是一个脾气特别不好的人,从小就是,所以就初中还有高中的时候,虽然我不喜欢惹事情,但是还是有一些事情,会跟人家发生冲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有一次在打球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人要跑早操,但是他们跑过之后我们说了不要往我们的场地上面跑过去,因为特别容易被球砸到!但是他们还是一直跑,当时我特别的生气了,但是居然没有想过跟人家动手!也没有骂人,如果是我以前的话,我肯定会自己骂几句!我觉得现在的我变了!
我不但没有骂人家,而且还把球自己拿在手里,跟他们说快点过去,我们要打球呢!我发现有时候好好跟人家说话起到的作用,比你用武力解决更加的有效,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变了,自己的脾气没有那么暴躁了!没有了以前的傻子脾气了,我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好!
我们都会成长,我们也会改变。有的时候改变是悄无声息的,别人说起你变了的时候,我才会意识到:哦,原来我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啊。比如大一的时候,我就是很依赖父母的一个孩子。
平时的生活费或者遇到了什么困难,想到的只有父母,父母就是我依赖的全部,但是我爸妈除了照顾我,还要照顾弟弟和表妹。所以慢慢的,我也懂事了很多,现在自己想出去玩或者有什么事需要用钱,都会自己去兼职,不会再靠父母。除此之外,我的思想也变得成熟了很多,以前遇到事情只会哭哭啼啼,现在想起以前的自己真的很没用。
现在和以前的不同就是不会再那么软弱,不会遇见事情就很无助,只会流泪。现在学会了自己处理事情,因为我心里明白,我总要长大变成熟,总有一天我的父母不会再为我遮风挡雨,有些事情总要我自己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