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人向善的社会,自己也可以受益,但是如果别人邪恶的话,那么自己的权益就可能被损害了。所以希望别人善良,是出于利己目的考虑,也是希望社会风气好。
别人善良了,才会对自己好,别人不善良,可能不仅对自己没好处,还有坏处。
谁家的亲戚朋友总会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一旦需要做手术,需要用血了,肯定就会发动朋友圈,大家一起来互动献血。
往往这个时候就需要“众志成城”了。善良的人们一起来帮助他,为他奉献一份爱心。献上自己的血液。
假设一次献血可以200-400cc,一场手术需要输血1500cc甚至更多的话,仅仅依靠家里人献血是不够的。
所以,大家都会希望别人善良,只有善良的人才会做这样的好事。
如果别人不善良,那些求助就好像摆设,一点用都没有了。
社会需要更多善良的人,才能让人生活得温暖,有希望。
我们总是希望,当我们求助的时候,能够得到别人的援手。如果对方不善良的话,他怎么可能帮助自己呢?
就算看到有人跌落水中,不善良的游泳者,也只会绕开而不会施救……
而善良的人哪怕大冬天,却还会脱下衣服,跳入冷水中,救助落水者……
所以,人人善良,我们才能活得更有希望。如果别人是冷血的、残酷的,那么我们时时刻刻都需要小心提防,这样的生活就太令人绝望了。
现在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就是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不善良。
做好事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善良的人愿意付出代价去帮助人。但是不善良的人却利用这份善良,去谋取利益。
比如大马路上的碰瓷党,就把真正需要帮助的摔倒老人给坑害了。当老人真的摔倒了,却无人敢服了。
我们不仅仅希望别人善良,也希望自己的善良能够帮助同样的人,而不是被人利用。
如果别人都善良,哪里还需要顾虑那么多,老爷爷老奶奶,扶了就扶了,怕啥……
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个体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还需要有一定的“利他”性,因为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构成的。
如果自己能够有集体意识,能够为大局考虑,可是其他人呢?其他人只顾自己的话,那,自己岂不是就像个“傻帽”?
前人给我们描绘了“大同社会”的设想,而要实现大同社会,实现共同社会等目标,就需要每个人都善良,能够先富带后富。而不是先富起来,再看人穷,再嫌贫爱富。
善良和勤劳并称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德,但是人们在自己善良的同时,往往都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加善良,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千百年来儒家教育的成果,认为人要以善为美,善良就是一种“好”的“舒适”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属于一种美感,善良是很多事物所引发的整体情感,又是好的,所以被归为一种“心理氛围美感”。那么这种美感就需要弘扬,需要宣传,需要有大范围的效果,才能达成共识,所以几千年来,我们一代代人口口相传就形成了以善为美的价值观。
其次,人善良就容易被统治,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任何时候都要有统治的方法,而善良作为一个道德要求,成为人人都希望拥有的品德,这样的人就容易被管制的,容易服从命令,也容易达成共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从个体来说,别人善良意味着自己被骗的可能性更小,自己更安全。这也是大众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加善良的最根本原因。人生活在群体中,能互相团结,也有可能背后被插一刀,而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犯,那么只有别人更加善良,才不会主动欺负人,或者强行占有自己的资源。那么个人的安全程度就提高了。虽然这么说起来有些自私的体验,但是社会是个大集团,如果大家都善良,那么大家都安全,都没有风险,就像歌词中唱的:最终成为美好的人间。
因为这样别人就可以是无忌惮的欺负你了,反正你善良是不会反击的。反正你善良是不会怪别人的。
好像一个人善良就应该被别人坑被别人骗一样,而善良的人一旦做出反击,那些做坏事的还一副埋怨你的样子,总之希望别人善良的人不过是想占人便宜罢了。
希望自己能够被别人包容,能够被迁就,哪怕他干了人神共愤的事,也应该被原谅。我觉得一个人可以善良但绝对不能无知,什么事情可以让你表现你的善良什么事情不可以一定要区分开,不能让那些做坏事欺负人的人因为你的善良而得寸进尺.
当你不断的用你以为的善良去纵容坏人坏事的时候,有一天发现不对而反抗的时候,在那些人看来你就是干了十恶不赦的事,你的善良就会被否认的一干二净。
如果你你希望别人善良的对待你,那么就应该你先对别人展现出善意,而不是单方面要求别人付出.
因为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善待,得到他人善意的帮助和关怀,无论是谁也不希望自己经常遇到一些坏人,遭受财物损失或者精神伤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们还是对社会有着美好的期盼的。
当你遇到苦难得到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遇到挫折别人雪中送碳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感动,生出一份由衷的感激之情,美好的事物是人人都喜欢的,美好的品格也处处受人尊敬。试想,当自己正被领导批评,而你的同事却不但不安慰你,还要过来指出你更多的不是,趁你倒霉踩你一脚,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反过来,大家看你不开心过来安慰你,那种关心和开导又是什么感受,如果别人都善良了,那么自己当然会受到更好的对待,这是不用公开的不用特别强调的每个人的希望。
因为自私呗。自己做的不怎么地时候就会常常希望别人能善良一点儿,这样自己就能受更多的照顾和体谅,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和优待。
人有很多时候都是拎不清的,尤其是遇到利益冲突时,常常会有极端的行为出现,但这些极端或者充满恶意的行为一旦实施,后果很可能就不会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当结局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时,人们总是千方百计的想让别人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买单。所以人人都希望他人善良,好让自己从那个鬼迷心窍的套子中钻出来,以撇清自己的有奸恶之心的企图。
但偏偏这世上天生善良的人是极少的,真正遇到这些人之后,他们常常都是被利用或者欺负的对象,因为这种天生的隐忍和善良正是铸就那些心存不良或者自以为是的人占尽先机的最好帮凶。那么又有几人愿意真正善良呢?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最恐惧的就是自己对他人善良,但是他们不会反过来善良地对待自己,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在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没有心机没有黑幕,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因为我们希望被真诚相对,所以人们都希望别人善良。
随着时间的移动,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人与人之间似乎有一种东西被遗忘了。还清楚的记得当年的小悦悦事件,十八位路人视而不见,最后被清洁工阿姨送往医院,这敲响了社会的警钟。每个人的简历上都贴上了乐于助人的标签,但是真正的能做到乐于助人的寥寥无几。
当别人善良时,我们就会被爱心围绕。即使意外受伤了,也会感到一丝温暖。每个人的商量每个人的爱心连起来,就会拥有很大的力量挺过难关。从我们自身做起,渴望着有那么一天,公交车让座是发自内心的,老人摔倒了不用思考,义无反顾地扶起来。希望他人善良,首先我们自己也要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