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8年的结束,2019年的开始还有15天。我发觉自己年初定的计划还有几项没有完成。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有拖延症,做事喜欢找各种理由往后推。真到最后关头时,却没时间与精力去完成了。
每个人都有拖延症。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人都有惰性,不愿意做一些有困难或不好玩的事。总习惯把这些难事往后推,以获得继续玩的理由与机会。有拖延症的人,能成大事的可能性很小,几乎所有的成功都让自己拖没了。
我也有拖延的习惯。例如想写一篇文,想好了怎么写,构思好了结构,可真要动笔时就很难。总爱想,下午再写吧,还有时间。到了下午,也想着晚上应该可以写完。晚上又觉得累了,想早点睡觉,于是安慰自己,明天早上早点起床写吧。如此这般地拖延,最后把心中的那点灵感给拖没了。再想写时,脑海一片空白,再也写不出来。
我也知道,有些事情拖不得,想好要做的事就要马上去做。可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人呢?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挣了多少钱,也不是获得多重要的社会地位,而是了解自己的长短,克服自己身子的一些毛病,战胜自己,方能取得进步。
其实我很了解自己。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与物,希望过怎么样的人生等,但唯独在拖延这件事上,改变得不多。
一切都是理由,以后不能再给自己放下一件事,不去完成的理由了。想好了就去做,做了就要全力以赴,争取把它做到最好。相信每一个小成绩堆积起来,就能实现心中的梦想。事在人为,那些和我一样有拖延的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定下目标,取快完成。
没有好转。生活仍在继续,拖延症也在持续,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戒掉。
小时候,我鼻子特别敏感,一闻到烟味,就整个人不舒服。偏偏我爸烟瘾又特别重,平均每天要抽两包烟,遇上工作压力大的时候,甚至抽三包以上。可以说,他是个深度烟瘾患者。每次我们一家人围着餐桌一起吃饭,饭前他都会抽一根,而每次我都被呛到。老爸看我闻到烟味后那么难受,几次以后,就不敢当我面抽烟了,每次都是跟做贼似的躲在茶厅或户外抽。当时的我特别不能理解,一个人烟瘾会这么大。
而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感同身受。我是一个深度拖延症患者。上班永远踩点到,任何事情没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动手做,导致每天工作和生活都火急火燎的,不仅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长久以往,我在同事和领导眼中留下了个爱迟到、爱拖延的印象。如此,还想着升迁或加薪?简直是做梦啊。为什么?一个人如果连自我管理都没做好,谁会相信,他会管理好一个团队,一个部门,甚至一家公司?很难。
如何克服拖延症?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要明确拖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自我反省了下,我觉得自己之所以拖延症这么严重,根本原因是想偷懒。具体体现在哪?上班迟到,只是因为想躲在被窝里多呆一会儿;报告迟迟未能初稿,只是不想动脑筋写东西而已。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安逸症发作,自己偷懒不想干活罢了。延迟满足感,是解决拖延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还有15天2018年就要过去了,许多想要完成的事情也许还未完成,只能成为18年的遗憾了。这些未完成的事情,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拖延症导致的。虽然留给18年的时间迫在眉睫,但是严重的拖延症还是未好转。
拖延症虽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名词,但其实这种现象每个人从小就有。之所以会出现拖延的现象,归其原因还是内心排斥不想去做这些事情。如果是自己非常喜欢和愿意做的事,即使没有时间都会挤时间去做,怎么还会去拖延呢?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做好一切事情。
但是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目前从事的工作往往并不是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工作,为了生存又不得已。想想这样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才去做,当然会把事情一拖再拖,拖到没有办法才去做,然后把这些都推给拖延症。拖延症本身也很无奈,一直在替大家背黑锅。
回想自己小时候,喜欢学习的科目做作业都是第一个做,还会额外的去做一些练习,因为喜欢所以自己都很自觉和主动。但是对于不喜欢的科目,不仅每次作业时排在最后,还会有不完成的时候。你看到这些科目心里首先就是拒绝了,不想学也不想写,所以就一拖再拖,拖到最后这科的成绩也变差了。长大后就会说自己从小就有拖延症。
就要和18年挥手作别了,拖了一年的事情在最后的十几天也不会完成了,所以拖延症不会因为时间紧迫而好转。
在2018年还剩下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制定了一个计划,并且严格要求自己执行,不同以往的是,我给自己制定了打卡制度,每件事情完成之后,在表上打钩,然后一天下来检查自己还有什么没有完成。
我发现这个方法非常实用,效果立竿见影,我的拖延症也有所好转。
因为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哪怕再晚都会要求自己做完,不给自己任何逃避的机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拖延,但后来发现拖延没有用,于是早早的就把当天的任务完成了。
每天看着那张表上的表哥不断的被填满,心里也多了一份成就感。
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2018年就要过去了,回首一年的时光,似乎也没做什么特别惊心动魄的大事情。2019年,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量化任务。
在2018年最后的十几天时间里,我想多看点书,多写几篇文章,不浮躁不气馁,虽然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我更要珍惜,不去为流逝的时间而感到后悔,而是充分利用当下的每分每秒。
在接下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完成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并且准备好2018年的年度总结,好好回顾一年的时光,与此同时,全面规划2019年需要完成的事项。
唯独光阴不可辜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每分每秒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8只剩两周了,又到了大家纷纷检视年初设下的目标是否达成的时候了!我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在目标列表下会有“远离拖延症”这一项,我当然更夸张下,还加了半句“珍惜生命”。
现代人基本都有拖延症,最大障碍是各种社交账号的存在。比如说好用半天写一篇文章,但是中途五分钟刷一下微博,过五分钟刷一下朋友圈,再把常用的购物APP浏览一圈,别说半天,别说写完,到准备睡觉时发现总共没写几行字。工作同样如此,不能心无旁骛集中处理,效率低下,品质同样低下——隔一阵开一会儿小差做出来的东西能品质高吗?
以上这些是我年初做出改掉拖延毛病的原因。而这一年,我想说我真的做到了。开始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困扰我拖我后腿的主要是微博和微信,我简单粗暴地卸载了微博,但因为微信日常沟通和工作都需要,没法卸载,我使用了隐藏朋友圈的功能——看不见别人的更新,便也管住了自己的手。但每天的各种资讯还是很多啊,一有消息跳出来我就去摸出手机来看,却都是无关紧要的群里发出的垃圾信息,我重新整理通讯录,退出了可有可无的群,发现对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有。
拖延症影响的不光是做事效率,拖拖拉拉其实还影响心情,引发抱怨和自我怀疑:为什么不能早点呢,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呢?……可是如果只是抱怨,第二天会再次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改掉拖延症还能增加自信,觉得能掌控自己的时间,作息,甚至人生。
2018年最后15天,我的拖延症比之前确实变得好了一些,整个人也变得比以前精神和健康多了。下面小编就现身说法来讲一下如何克服拖延症这一让人极为头疼的问题。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治好拖延症,那么咱们就得先来正确了解一下它。一般来讲,拖延症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也就是学术上统称的自我调节失败。但是我们大家要摆明一种态度,拖延症并不是一件特别丢人的事情,因为它的存在非常普遍,有调查认为大约有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拖延症虽然普遍,但是严重的拖延症会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坏的影响,比如出现自责情绪、自我否定,甚至演变成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所以对于拖延症,我们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避免。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讲述一下自身对抗拖延症的两大法宝,第一是早起,第二是少看手机。
首先咱们来说一下早起,对于一个经常熬夜的人来讲,早起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你能够改变一下生物钟,变得早睡早起,绝对会赚翻了的。早起不仅能够对你的身体大有裨益,更是能够让你在无形之中整整多出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会非常之高。
如此一来,拖延症也就会远远遁去,因为你凡事都早先着手,自然和拖延划清了界限。
第二个法宝就是少看手机,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待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都能够无所事事地躺在床上,刷手机一刷就能刷两三个小时,宝贵的光阴就这样子在之间匆匆流组偶。然而在悔不当初的同时,又开始之前上一轮的操作,反反复复,无形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这看似是刷手机耽误了我们的宝贵时间,但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不自律。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可行而又自制的目标,手机不能不用,但一定要限制时间和频率,这样便不会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我们凡事拖延。
以上就是小编个人防治拖延症的做法,如果你有更好的,欢迎私信交流,大家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