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今年40 多岁,未婚,一直和父母一起居住。平时生活开销都来自于年近七旬的父母,但是因为父母总是会念叨自己,这让陈女士感到不快。前段时间父母拿着陈女士的身份证为其买房,反而早到陈女士的反抗,说“宁可去睡大街、去讨饭,也不想住父母的房子。”
一般的社会认知中,觉得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出来以后就应该开始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来换取生活费用,还要反哺自己的家庭,这是一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从陈女士的言行来看,她可以说是丧失了部分社会功能的(一般指在合适的年龄无法上学或上班,融入社会)。这个部分和父母一直以来的养育方式有关,也和陈女士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首先在她小的时候,父母会觉得能够满足的事情我们尽量满足,甚至超出了一定的界限,这种习惯保持到了成年,即使陈女士不出去工作,父母依然提供房子和生活费给她,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品质要求不高,也没有社会交往的愿望的话,可能就这样得过且过地生活了,毕竟不用承担面对社会的压力。
其次,从报道中提到的陈女士的言行来看,她的行为可能很难说是精神疾病,一般来说精神疾病可能会伴随幻觉妄想、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等症状,而陈女士的表现可能更倾向于人格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不是靠医治或者吃药就能够立竿见影地好转,可能需要长期的心理咨询,但这也需要高额费用,她是否愿意负担也是一个问题。
很多人把关注焦点放在她“未婚”“独生子女”这些字眼上,这又是一个地图炮的评价体系。就是一个个体出了问题,人们就以偏概全地认为她身上的标签能够代表这一个群体,大龄未婚就是有问题,独生子女就是娇宠惯了……实际上如果她和父母的关系是这样的,那么就算走进婚姻,亲密关系很有可能也会出问题,如果再生了孩子,那几乎就是悲剧的开始,很多人成年后回顾自己早年的家庭生活,都会觉得父母在没有准备好、人格也不够成熟完善的情况下生下他们,又无法负起教育的责任,导致了更多的痛苦。
陈女士的情况不是个案,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群人,最终父母衰老去世,没有靠山以后,他们也只能从这个保护伞下面出来,但生活品质可能也不会高。
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反对年轻人啃老的。
先说说自己的故事吧。
大学毕业之后,我一个人离开家乡,在异地打拼。家庭,我肯定是靠不上的。再加上我一直报喜不报忧,父母根本不知道我过得怎么样。每次父母问及,我总是说,挺好的。同时也拒绝了父母的资助。
在我看来,父母竭尽全力供我读大学,他们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抚养责任,没有必要再为我的未来而操心,尤其是在金钱上予以帮助。因此,再困难,我也没有问父母要过一分钱。当然,父母念及我刚参加工作,工资低,也从来不问我要钱。只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会给父母寄去一些礼物或者汇钱给他们零用。
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工资低得买一件普通的衣服,就要花掉了半个月的工资。那我就节衣缩食,努力工作,每个月还要从牙缝里省出钱来存在银行里,准备自己的嫁妆。
记得我结婚时,我用存了近五年的钱,买了全套的家具,看着存折上只有个位数的存款,也没有向父母伸手要钱。
人啊,要懂得感恩。我们的生命拜父母所赐,我们的成长拜父母关爱。我们只是借由父母的身体孕育,而终将奔赴自己的前程。在父母完成了他们生育和养育的责任之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寄居在他们日渐苍老的身躯,去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榨干他们仅存的所有呢?
当然,把孩子培养成寄生虫与父母从小的教育方式有关,为女儿买了房却反遭打骂,这样的父母真不值得同情,可也不能受到唾弃。毕竟,他们是爱孩子的,只是他们的爱迷了路,才让孩子在这种爱中迷失了善良的本性,对自己的父母拳脚相加。
现在的年轻人,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最艰难的时候,暂时性地获得父母的资助,或者说父母也有这个条件资助,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一直在资助中过日子。自己的路还很长,陪伴自己过一生的,只有自己,自己的能力和坚持。提升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年轻人轻松存活于世的不二法则。
愿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凭自己的能力和毅力,为自己撑起一片天。
禾田飞歌:自由撰稿人。微信公众号:禾田飞歌(ID:ahetian2017)
最近出现了一则父母为啃老族女儿买房反遭打骂的奇葩新闻,女儿之无理取闹竟然逼得父母不得不打电话报警来解决此事。对待这种年轻人啃老的状况,我们当然是不能赞同的。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啃老族扮演了反面典型的角色,他们的出现会诱导更多的青年人产生不劳而获的不良心理,进而败坏了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二是因为啃老族的产生并不只是自身的原因,它反映出来的是一系列更为深刻和严峻的家庭教育问题,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啃老族,我们先来看一下网上对于啃老族的定义。啃老族一般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啃老族的出现加大了社会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浪费了社会资源。
因为他们往往依靠着年迈父母微薄的工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从来不着想为社会作出贡献,也不理解和不关心自己父母的为难之处。一旦父母对其稍有不顺,轻则恶言相向,重则拳打脚踢,这都是非常违背中华传统美德的不良行径。
啃老族扮演了反面典型的角色,他们的出现会诱导更多的青年人产生不劳而获的不良心理。如果被具有啃老倾向的年轻人纷纷效仿,对于社会稳定层面会带来巨大而沉重的压力。非常现实的一点就是,一旦他们的父母身体或者经济出现问题,毁掉的将是整个家庭,因为他们连自己都养不起,何谈赡养父母呢?
另一方面,啃老族的出现并不仅仅是自身的原因,它反映出来的是一系列更为深刻和严峻的家庭教育问题,值得每一个人进行反思和避免。大家要知道啃老族并非身体不健全,或者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不愿去劳动来养活自己,进而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种不良习惯的养成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多数啃老族就是被父母从小就娇生惯养导致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啃老族的出现说明了现代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危机,也号召我们整个社会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问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负起责任,做合格父母。
父母为啃老族女儿买房反遭打骂,你是否赞同年轻人啃老?
打死我,我也不会赞同年轻人啃老,因为啃老那就是寄生虫啊,那就是没用的表现,很多人都打心眼里鄙视这样的啃老一族。
同事的一个侄子,也就是他二嫂的儿子,就是我们农村少有的啃老族,为此同事经常数落他。
这孩子从小就失去父亲,所以母亲特别宠爱他,从小也不让干家务活,更别说干农活了,农村的孩子却像个十足的城里的“小太阳”一样养尊处优,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因为同事的二嫂总认为,等孩子考上大学就好了,她就可以享福了,谁知道,她含辛茹苦等来的绝对不是“福”。
大学是毕业了,可是孩子却不急着找工作:累点吧,他觉得太累了,吃不消;轻松点吧,他觉得工资太低了,不想干;时间长点吧,他觉得受不了,他要休息;在外地的吧,他觉得会想家……
毕业几年来,亲戚朋友给他找个无数的工作,可是他就是各种不满意,天天就在家呆着,电视看着,手机玩着,人却日渐长胖,精神却日益萎靡。
因此,同事的二嫂经常找同事哭诉,问他们现在该怎么办,她也不可能养孩子一辈子,是不是?
都说,孩子的问题出在父母身上,我想这话没毛病。
那些会啃老的孩子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的父母从没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从来没让孩子知道什么叫做“吃苦”。
所以,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应该得的,父母即使累死,那也是应该的,谁让他们是他的父母。
所以,我们孩子还很小时候,我就经常告诉孩子:“长大后你千万别指望啃老,再说了,我也没啥让你啃的,等我退休了,我要去旅游,我有自己需要过的生活,你可别想着我养你,当然我也不指望你养我,你能养好自己和你的家庭就好了。”
我想没人会赞同年轻人啃老的,只不过那些教育不当的父母才会让孩子啃老,而让自己老了老了,却越活越憋屈。
谁会赞同年轻人啃老呢?无论是站在老年人的立场,还是站在年轻人的立场想这个问题,啃老都不是件好事。它不但让老年人生气失望,对子孙子后代也后患无穷。
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块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无所事事,不思上进的习惯。吃喝用拿父母的钱财都觉得正常。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没有责任感。这样的人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啃老族。
啃老族的形成与父母对孩子从小的娇惯有关。孩子还小时,一切包办,没有教给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更没有培养孩子的各种责任感。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反而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长大后,读书出来后,找各种理由,一拖再拖,不愿出去找工作,每个月照拿父母的钱去用。父母也想着,家里不缺孩子的那点工资,日子过得去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就样的年轻人就成为真正的啃老了。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这样的啃老族,他们成天呆在家里玩游戏,很少出门,也觉得没脸出去见人。家务事不做,工作不找,成了家里永远长不大的巨婴。
我母亲的邻居孩子就是这样的啃老族。三十多岁的男人,不但自己啃老,娶了媳妇,有了儿子还一起啃老。一家子六口人,靠两位老人那点工资生活。他的媳妇偶尔出去干点活帮补家用,两位老人总是闲不下来,不是在家做家务,带孙子,就是出去捡垃圾堆里的可回收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去年,老人的儿媳妇受不了自己男人的无能,离家出走了,丢下两个孩子在家,要两个老人继续养活。如果两位老人不在了,不知那个男人靠什么生活,两个儿子怎么办?想想就觉得后怕。
所以年轻人啃老,不但是个人没出息的问题,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和为人父母者的高度重视:生养孩子重要,如何把孩子教养好,使他能自立更生,培养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更重要。
年轻人啃老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最近有一则新闻发人深省,四川某40多岁的女士不但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跟父母一起居住,反而因为父母给自己买了一套房子而打骂父母,这个事情惊动了民警从而被曝光了出来。小编看到这里非常不理解,也许这位女士的心理上存在不健康的问题,可以从某个方面反映出来了社会上啃老的年轻人是不少的,而这件事情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值得我们警惕的。
也许一些人不以为意,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情,毕竟啃老族的父母能负担自己孩子的生活费用。其实并不然,年轻人啃老从轻来看是丧失了年轻的劳动力,让这个社会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让很多行业的发展后继无人。从大的方面来看,代表了我们文化的扭曲,代表了社会价值观的退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抵制年轻人啃老的行为。
自古以来家里的年轻人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就要到社会上谋求自己的发展,小到跟随父母种田种地,大到参加科举出仕为官。小编认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前进。
而如今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发展,父母的养老金可以负担起整个家庭的支出,于是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就不再强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出去工作,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们不断脱离社会变成了啃老族。
也许那些父母的本意是好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然而事情的发展确实事与愿违,孩子慢慢离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远,变成了无法为社会做出有用价值的人。
当一个人失去了为生活奋斗的动力,变成了终日无所事事,不但让这个人失去了对生命的热爱,也让我们的社会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