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都听过知识付费这词,这是去年火热今年仍有余热的词语。从最成功的得到,到荔枝微课、壹习、插座学院等等知识付费平台,通过各种课程收金无数。数据统计2017年知识付费的总体经济规模就近百亿。无数的大咖牛人进入其中,各种9.9元、49元课程如白菜一般投进市场,只为尽快变现。
对于这类快时尚,其实我是不赞同的,别人的成功经验,你知道的再清楚,重走一遍也不一定你成为成功者了,听得在多,不如自己实践,自己总结,每个人的情况千姿百态,不是能套在同一个模式下运行的,像这样的知识付费,我觉得不如自己去实践去收获好。所以很多人在这类知识付费的课程里学习,其实也只是听一听,自己无法转化成自己可以下大决心去实践的内容,那听再多也是无多大意义的。
当然还有一种专业知识的,如果你的专业需要你不断充电,我觉得付费是种很好的办法。人一般都是对自己不易得到的东西要珍惜,你想想为此我交了那么多钱了,看到这份上也要逼自己去看看,如果是免费的,人的惰性就会提示你,不花钱的,先放放,等有时间吧,可哪时候有时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放着放着,就会给自己找借口,反正免费的,我也没损失什么,算了不看了。
所以此种付费,也是对你的一种督促,让你珍惜。很多人也正是抱着一种督促自己的心态付了费,却不怎么去学习。
知识付费,只是买了学习资料,不等于学会了知识。
这个道理很像我们去办健身卡。我们花钱买到的,只是卡,不是好身材。如果不锻炼,只是把健身卡当洗澡卡用,当然得不到好身材。
我买过育儿课,因为被课程介绍打动了。课程是包年制的,我只听了一个月,就再也没有打开过。每天宁愿刷手机玩游戏,也不愿意听课学习。
我买过写作课,只听了一遍,没有完成过作业,也没有记得老师都讲了什么,只记得老师的照片很帅,声音很好听,还有学费好贵。
我还买过新媒体运营课,这次全程认真听课,做笔记,用心完成作业,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因为优秀的表现,还被评选为优秀学员。我不仅把课程听了,还尽可能把实操部分也操作了一遍,用学习后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公众号,也能像老师一样分析出优缺点。
但是,我的公众号还是做得乱七八糟。因为运营只是一种加分手段,新媒体要想做得好,最重要的能够稳定而持续的输出好内容。
知识付费的课程,是别人对自己多年经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以纯干货的形式,展示给我们。
我们听了并没有记住,学了并没有理解。把别人的知识,通过思考,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知识才算是为我所用了。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某一个领域提高自己,即使不买付费产品,也有很多办法的。通过网络、学校、图书都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向身边的优秀同行请教,向网络的行业领军人物学习。知识付费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却不是必须学段。
公众号:爱多idol,欢迎来撩。
哈哈哈哈哈,这个问题就跟去逛书店一样,为什么我们买了书,却不看书。
因为花钱是一瞬间的决策,成本低,而且就在我们逛书店,或者打开得到,知乎,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在那个时候都会误以为自己是一个爱学习,上进的好孩子,毕竟所有人都几乎认可学习是一件好事,在当下这个时代,不管大家有没有说出来,但是确实每个人都是焦虑的,时代运转太快,互联网发展太迅速,07年的我们用的还是诺基亚,那个时候的智能手机也只是玩一些简单的游戏,上一些资讯类的app就很厉害了,谁能想到现在科技的发展速度,现在的信息已经足够扁平化,我们每天浏览着大量的资讯,但是却又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该读什么不该读,我们看到身边厉害的人越来越多,也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厉害。
所以在看到那些知识付费的时候,总是很容易就被吸引,尤其是标题取得很好的那种,让你看了就觉得,握草这个好适合我,我现在就需要这个之类的感想,加上现在的付费路径特别简单,几乎是一键下单,加上移动支付的普遍性,所以我们往往就会一冲动各种下单。然后呢,然后我们继续花时间在浏览各种资讯上,很容易就忘掉了自己的订单里还躺着那些自己一时冲动买的那些,而且听那些也好,看那些也好,往往是一个历时较长的过程,就理解为读书吧,大家仔细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读完一本书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的时间彻底碎片化,我们很难有整块的时间读书,自然也很难有大段的时间学习那些自己付费的知识。
我觉得,很多的付费的知识是很吸引我们的,但是其实我们的时间不多,其实是付了费也很难有时间或者倾下先去学,这样一来,我们付了费却学习不到知识了。
我知道,提出这些付费这个概念并且大力推广的是罗振宇我之前也经常在罗振宇的节目,罗辑思维上面买书,但是我买回来之后却基本不看。我觉得我买输液过程,只是为了满足我的羞愧之心罢了。
现在有很多的人买书,也只是买来装装样子。能全部看完的,毕竟是在少数。学习知识,需要静下心来学的。像我们现在这么浮躁,在网络上随处都可以看到,需要我们去深入学习的知识,但是这么多知识我们怎么学习呢?所以说我们很浮躁,常常想一步千里,这样的话反而学习不到知识。
有些知识我们付费了,但是学习过程中,我们发觉其实那些知识根本没有用处,学习了也是浪费知识,所以中途放弃。
有可能是一时冲动的情况下购买那种付费的知识的。
我就特别容易出现这样的冲动,因为我感觉我很想学很多东西,但是当我买了那些付费的知识之后,又觉得这些东西太枯燥无味了,看不下去,之后就不学了。而且付的费用也不是太大,所以自己也不觉得可惜。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没有毅力,也没有下定决心去学那些知识。
第二种可能就是因为那些付费的知识我们用不着。
一般情况下,那些付费的知识只会把最有用的部分展现出来给我们看。就因为看那一部分,我就觉得可能这个知识是我需要的,然后就买了下来。结果看到它全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能用到的也只有那么一部分而已,既然不是我需要的,那么我也没有必要去学了,这是我的想法,可能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