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初入职场的人、大学新生来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这时,各种的不适应会接踵而来,这个阶段也成为焦虑障碍的高发期。有数据显示,80%-90%的焦虑障碍在患者35岁以前发病,其中,以10-25岁为发病的高峰期。武汉招聘网了解到:由于环境的重大改变,职场新人和大学新生成为焦虑障碍的高发群体,这个时期,需要加强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出现症状尽早识别并及时进行专业治疗,以减少焦虑障碍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环境改变带来的压力会强化焦虑体验据有关方面表示:焦虑障碍(焦虑症)是一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分为多个亚型,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尽管每一种焦虑障碍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的症状表现各异,但是它们都会引起极度的恐慌或担忧,从而干扰正常的生活方式。当人们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对许多事情没有把握可以控制的时候常常出现焦虑,而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对新环境、学习和工作、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压力,导致他们的焦虑体验加强,严重的导致焦虑障碍的出现。王向群教授解释道,焦虑有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有时候我们并不感知到焦虑,但身体出现明显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睡觉不好、心慌。而明显的心理反应是,有时候说不出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就怕发生什么事情,这是对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担心,这是很典型的焦虑。学习自我缓解焦虑的方法.
忧虑可不止是职场新人会面对的事,职场老人一样会有忧虑,给大家提供几个解忧良方:
一、找到忧虑的根源。
我们很多人的忧虑来得毫无根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忧虑了,如果我们能找到忧虑的根源,事情就会容易很多。
知道根源以后,我们就可以分析,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让我们忧虑,然后针对这件事情,积极的寻找解决的办法。
当我们对自己忧虑产生的心理机制了解得很清楚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会告诉自己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事情,我们的抗忧虑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快速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忧虑的产生正是因为我们行动的延迟,当我们快速行动的时候,忧虑反而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很多人的忧虑说到底就是拖延症,明明知道一件事情很重要,需要去解决,但是一直没有行动。
没有行动的后果就是一日比一日严重的忧虑,与其这样,还不如快速行动起来,忧虑自然会消失。
三、积极进取。
当我们一直持续努力的时候,不容易产生忧虑,一个一直在努力的人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而且也不容易被打压到。
因为他可以感受到自己每天的进步,因此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对回答满意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铮妈说职场(ID:jzwz100218)更多的职场干货让你迅速充能升值,成为职场小红人哦。
还记得我刚入职场的时候,前半年真的是特别的忧虑焦虑。首先对于产品上并不是非常的熟悉,跟客户打交道也是从学生身份转换为职场人去跟别人沟通交流,还有就是同事员工突然之间从学生转化为要去处理同事问题,也是比较的忧虑,担心自己处理不好,这个解决不了那个确实比较苦逼。
那我只是经过那一段一两个月的时间就适应了,那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我对自己更加的宽容。我只是一个从学生转换过来的新人而已,我要给自己时间去适应去转换自己的身份角色。
其次是我对自己做了一个规划。一个有准备的人,有事情干的人,他是没有时间去忧虑的。我做的一个计划是关于我如何利用这半年的时间熟练产品,跟同事搞好关系,跟客户打交道,从软实力和硬实力上去提升自己。
所以每天上班下班,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每天都有自己的目标要去达到,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其实这个过程当中我是专注于自己的成长,而没有去很关注内心的自在焦虑。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个人的能力上不断提升,其实我从内心里就由内而外收获了自信的自己,这个时候,其实忧虑就已经不再困扰着我。
调整自我状态,找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哪有时间忧虑。
对于焦虑障碍的治疗,某教授介绍,焦虑障碍是绝对可以治疗的,少数或者是部分可以在半年内得到控制或缓解,严重的有可能要在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治疗大概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对因治疗,其实就是对环境,如果能改变环境就改变,如果改变不了就学会适应环境。第二是对症治疗,当前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轻度的焦虑障碍心理干预可以治疗。第三,做好预防保健。不要让自己发展到严重的焦虑障碍这个程度,所以要做好自我调节,一旦出现焦虑症状,可以及早识别出来,尽早进行治疗。第四是长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事实上,不管焦虑来自工作、生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自身,它本只是一种情感的表现。尤其是年底,很多职场人都会有些轻微职场焦虑,不必有所畏惧,也不必担心。武汉招聘网提醒职场新人要学会自我减压,一定要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工作安排。
自身角色的转换和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常常会让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感到压力和紧张,出现偶尔的焦虑情绪无伤大雅,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某教授讲解了自我调节缓解焦虑的方法。第一是要有良好的心态。相信任何事情都能跨过去。第二是自我疏导。要正视焦虑,不掩饰,焦虑出现的时候消除它。第三是学会放松。比如散步、聊天等。还有运用SWAP的技术,它的核心是,停下来在焦虑的时候不管在做什么先要“停下来”;等一下深呼吸,调整一下;看看周围的人和事,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跳呼吸上;还有选择继续做一件其他的事情。他强调说:“如果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在大多数人不会紧张的情况或场所突然感到强烈恐惧,就可能是焦虑障碍的征兆了,需及时到正规的精神专科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