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高中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你光听没有用,下课了你要去练,只有练了你才能真的理解”现在结合这个问题想想还真的是有道理啊。现在很多人懂得很多,教育起来别人头头是道,但是很多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昨天还说自己明天要如何如何,结果第二天还是老样子。其实上述的行为毫不夸张的说是我们很多人的常态,我们往往都是前一天信誓旦旦,今天却仍旧懒懒散散。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要清楚自己的目标,你要有自己的计划,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举个例子,你想要健身,第一天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做500个俯卧撑,你觉得靠谱吗?也许你第一天心血来潮完成了目标,但是到了第二天身体可是很诚实的啊!所以试着将你的目标碎片化,第一天50个,第二天55,慢慢来,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
比如说我已经下岗一年多了,就寻思着再找份工作,经人介绍去超市当收银员,刚开始抱定的决心就是哪怕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到底,结果呢,一天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站的脚疼腿疼,太累的滋味实在让人难以承受,想象中的累和现实中的累是截然不同的,最终在干了十天后放弃了。大道理谁都懂,也都会说,可做起来往往会行不通,即使做了也往往会坚持不下去,最终又回到了原地。对于现状,有些人是不敢折腾,不敢改变,有些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只有想想做罢,结局依旧是原地踏步而已。
知易行难,从婴儿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间开始,他睁开眼睛就在“学习”。孩子很小时,大人就教他们各种行为习惯,入学后老师又教授了很多道德规范,社会规则,家长也经常教育孩子各种为人处事的原则……所以说,我们应该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但是,知道就等于能做到吗?当然不是。古人云: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要明白一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要把这个道理付诸行动确是有难度的,甚至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很多人是不愿付出这个代价的。
改变很“痛苦”,不愿付出代价,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要让一个颓废的人变成一个“勤劳的”小蜜蜂,亦或是让一个固守己见的人转变思维,都太难了。比如说很多做梦都想减肥的人,他知道的减肥知识都堪比专家了,可是要让他天天坚持运动瘦身,可能他就是坚持不了,吃不了这个苦,没有毅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道理都是进了耳而已,有的甚至是“左耳进右耳出”,很少“醍醐灌顶”,然后茅塞顿开去努力施行吧。
不迟到。无论是上班还是约会,按时到达,不迟到,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相信,也没几人不懂吧! 但为何迟到的人比比皆是呢? 你可能会有各种理由,堵车了,处理了点临时事物等等。这就对了,这就是为何会知易行难了,虽道理很简单,真要做到,却受制于各种因素,包括你能掌控或者不能左右的各种因素!
有的时候我们人懂了很多道理是一回事,这些道理你有没有拿出来,具体行动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缺乏行动力,你听再多道理也没有用,如果你缺乏行动力,而这个时候你去看很多的道理,就好像那些借酒消愁的人一样,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安慰你自己这是激励你自己,等到你的视线离开了这些感动人的道理,马上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完全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