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练太极拳对大多数人是有好处,但膝盖不好的人还是少练为好。正确规范地练习太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但是只要是运动就必然存在风险,练太极最大的风险往往就是由于动作不规范或基础准备不足而导致的伤病,最常见的就是膝盖受损,多见于年纪较大、体能较差的人群。太极拳其实是分文武练、快慢拳、高低架的,常见的老头老太太打的那是文练太极,架子高、动作慢,强度较小,难度较低,更接近健身操。这个架子的高低一般指的就是马步的高度,一般视频演示中,表演者所打的太极架子都比较低,身体沉得很深,因此很多习练者为此刻意模仿,但殊不知扎马步是传统武术的基本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太极拳的步法是要求很多的,一个地方练不好,是对腿损伤是很大的,像什么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膝盖的方向是与脚尖的方向是一致的。为什么武术或是太极拳有着很大的名气,但是普及率不高,就是因为练好所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太极拳的确会对身体有好处,发没发现,人老先老腿,太极拳很大的程度上锻炼了腿,会很好的保持身体健康。一定要记住,如果想要练习太极拳一定要以正确的方式,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得过且过,否则就不是对身体好了,那还不如不练。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优秀的传统拳术。所以习练太极,没有年龄性别上的限制,可以说人人都适合练太极,人人都能从其中得到好处。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放松慢练」,练拳时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久而久之就会使神经系统变得异常敏感,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太极拳马步越低,腰腿的负荷就越大,低马步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是很难坚持的,而一套完整的太极拳套路,往往还包含着大量的松紧、屈伸、拧转等动作,膝盖无时无刻不在受力,很多习练者为此刻意模仿,对腰腿力量较弱的人群来说,这种压力是不容小嘘的,而“人老先老腿”,尤其是身体脆弱的老年人,本来就不适合进行过高强度的静力训练,强行支撑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受伤。
练太极拳一定要练文太极拳,养生太极拳。技击性太极拳不要练,特别是年长人,技击太极拳容易伤膝盖,比如发劲,震脚都不是好架子。打太极拳对任何人都有好处,除了不感兴趣者,还有受到刺激者不想练。练了都知道好,比任何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方法都好,因为他是练心练性的功夫,如果有人喷太极拳者他一定是自己不入门,或者认为自己受骗了,认为太极拳不好,否则没有真练者说太极拳不好的。太极拳好。
因为有些人打得是太极操不是太极拳,一昧追求形体漂亮的表演式太极拳,严重偏离了传统太极拳拳架本身要求的轨道,造成了对人膝盖和腰的损害。所以要想达到养身必须既要跟对名师,又要跟对明师(懂得如何言传身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