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过我个人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觉得记笔记这种方法还是十分有效和有用的。当然如果只是简单的摘抄记录效果就差很多,在这种方法后还是隐藏着很多学习的细节的。我们每个人上学的时候,都是从记笔记过来的呀。但似乎也没有什么用。我们都是很正经的每次上课都会把老师黑板上的东西和工整或潦草的摘抄到我们的笔记本上。但是学习依然很难,成效也未见十分有用的提高。并没有因为记笔记而比不记笔记的情况增强了什么特殊的能力,或者学习上有了很大提高。
不对,记笔记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速度慢,效率降低严重。基本上会比你看书而不记笔记的时候慢上两到三倍。这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浪费时间的感觉。但相信我,阅读和学习的时间虽然被拉长了,但并不是被浪费掉。你的记下的每一个字都将作为你对思想的一部分留存下来,成为内在化入头脑中的第一步。
对,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很注重教育和学习的。所以也流传下不少相关的谚语。例如经常听到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这种谚语的特点是以精神力量鼓舞人,鼓舞学习者的精神斗志,不怕苦难,坚持努力。还有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基本上都是类似。
但是这些谚语正是因为太过强调精神力量,而不讲究方法论,所以,当我们听到这些典故的时候最开始觉得精神振奋,但一段时间后就热情消退、偃旗息鼓了。
不对,我们学过的很多东西往往会从某个结论推衍另外一个结论。比如数学从一个公理推衍出很多定理;比如物理从某个现象推衍出现象后面的原理和公式。甚至就算是历史这样的学科,也是有一条贯穿的时间线,虽然不是完全的逻辑上的推衍,但是知识点也可以沿着时间线进行索引。
如果我们贪图记笔记的全面,很有可能就变成了一种照搬。把要学习的东西完全按照作者的想法照搬过来。这是与我们自行思考加工的原则相违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