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大伙儿公认极其文艺的女生,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这样的。
1,每次发的朋友圈都是极其文艺的配图、配字,然后秒删。
2,爱抽烟,尤其喜欢在抽烟的时候自拍。
3,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她出不来,别人进不去。
她是我前同事,记得最开始认识她的时候,她留着短发,喜欢穿森女款的衣服,一有空就会戴着耳机学英文。
她跟公司里绝大部分同事都不熟,也不爱说话,我跟她相识是因为借过一次手机充电器给她,在那之后,她就会经常主动找我聊天。
我得知,这姑娘大学是在上海的,受过大城市的熏陶,所以回到二线城市的老家,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
加之家中变故,家财耗尽,让她对未来更迷茫。
有一次中午,我跟她一起吃饭时,她说打算辞职。
我问她之后有什么打算,她摇头。
再之后,听说她一直在咖啡馆工作,因为咖啡馆包吃住,同时这个氛围也很文艺,她曾给我发微信,说这里很适合她。
因为她依旧非常爱发朋友圈,所以我可以看到,她从此更加文艺,也更加伤感了。
也曾见她发过朋友圈秀恩爱,男孩对她说,会接受她的一切,包括任性和矫情。
她说她信了。
之后的故事我不得而知。
只是不久之后,那个男孩,再也没有出现在她的朋友圈。
大概是去年,我请她吃过一次饭。
算起来,自她辞职后,我们差不多有一年没见面了。
也就一年,但我感觉她憔悴了很多,皮肤暗沉,牙齿特别黄,凑近的时候身上有很重的烟草味。
她的头发更短了,几乎剪成了板寸。
吃饭的时候十足的沉默。
我没有问她发生了什么,她的脸已经告诉我生活有多不易。
所有的文艺青年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有一个乌托邦式的爱情的梦想,因为本人就是一个文艺青年,我也见过一个老师为了这个梦真的是伤透了心,同时也是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我们学校有个老师,不是我们系的,我也只是听说的。他年轻的时候在学校里走着,看见了一个女老师,一见钟情。可是那个年轻的女老师在拒绝他的追求后不久嫁给了别人。从此以后那个老师走路的时候手里总有本书,只看书,不看人。当然本人是不傻的,还不至于相信这种玛丽苏剧情的。直到有一天我从自习室出来,看到了一个走路时拿着书,连路都不看的怪人。一个中年男人,穿衣很随便,风发中间或的有点发白,拿着一本书低着头在看,前面的同学都指指点点给他让开了道,当然我也是。我还以为是巧合来着,可是后来我遇见好几次,都是边走路边看书,然后我旁边的同学说,他就是那个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所以走路只看书不看人的老师。文艺青年人可以文艺,但是不能痴迷其中,人生如戏,但是不必太入戏,要不然,出不来的话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我觉得他们都是很有自己理想的人和很有自己精神的那种人,也许他看来喜欢自己独处,朋友不多,但是他们拥有自己的世界,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徜徉,不会很随波逐流,我觉得这种品质在现在的社会里还是蛮缺乏的。
多才多艺,清高
虽然我的专业是枯燥的会计,但是身边也很有几个人是走文艺路线的,在我看来,他们的文艺都有几个共同特点,让我觉得特别神奇。
第一个就是都去过鼓浪屿。厦门鼓浪屿几乎是所有文艺的人都要去的地方,按照他们的话来说,那种小资而又懒散的情调仿佛天生带着一股文艺的气息,连海风都是文艺范儿的。并且去了鼓浪屿一定要穿着棉布长裙在街边拍照,要有一种看上去漫不经心但是有很小清新的感觉。
第二个就是喜欢在朋友圈发各种文艺的随想与文章。我每天打开朋友圈,除了爸妈转发的各种中老年养生帖就是她们发的——《希腊,我的灵魂要栖息在这里》、《我有故事,你有酒吗?》这种推文,或者写一首小诗,或者推荐一首自己听到流泪的歌曲。
第三点就是喜欢手作小物。文艺少女喜欢棉麻裙子和各种衣服,手工制作的包包和小饰品,还有的喜欢帆布袋帆布鞋,也有很多人喜欢做手账,感觉我身边文艺的女生都非常小清新,很可爱。
一般都是近视,而且对各种文化特别着迷。这种文艺青年非常可爱,而且一般脾气都挺好。只要你也是爱好文艺之人,他们就会跟你非常友好。他们性格广泛,而且精通一两样绝活。所以,他们内心永远不会空虚。他们就算孤独一人,情感世界仍然非常丰富多彩。
例如他们爱好文学,博览群书。而且喜欢电影,艺术眼光独到。跟这种人在一起,或者有这些人的朋友圈,都感觉提升了自己地位。他们说话不紧不慢,但是观点精辟。偶尔会观点偏激,却不乏一点黑色幽默,非常有趣。
例如他们爱好音乐,懂乐理。会弹钢琴会弹吉他。他们总是能够找到自娱自乐的方式,如果你半桶水,最好还是别班门弄斧。因为他们会直接鄙视你,没有理由。
他们喜欢跟志同道合的朋友来玩,而且偏爱旅游、摄影和写作。很多驴友就是文艺青年,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更深沉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