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老人都有这种说法,“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太片面,太绝对。
悄咪咪的问一句,“你们小时候偷过妈妈的钱吗?”
来来来,摸着自己的良心回答,反正这里也没有别人,到底偷过没?
我承认,我偷过妈妈的钱。不过,我这个偷钱比较戏剧性,是妈妈把钱放到放到茶几上让我偷的…还就两毛…特别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个两毛是一个毛票,大家还记得吗?那是很古老的纸币了,现在已经没有了,满满的年代感。
偷钱的时候手都是抖的,跑的比兔子还快,把钱藏到了自己的小枕头下面。
我觉得当时我还是比较机灵的,没有立刻就跑出去买糖吃,而是要等一两天,等事情冷却后,等妈妈不追究忘了这件事我再去舒舒服服的买糖吃。
这期间,每次看到妈妈我的心率都能提到120,心跳的特别快,快到脸都发红,基本都是低着头,大人让干啥就干啥,一点也不敢抵抗,生怕自己任性了就会被发现偷钱的事实。
这两天特别难捱。
但,显然我没有成功,两天还没有过去,妈妈就坐在茶几子旁边一脸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神色把我喊过去,“桌子上的钱你看见了吗?”
“啊,什么钱,我不知道…”
“就是我放到这里的两毛钱,你看看你从哪里能找出来吗?”
“我,我不知道…”
……
当然最后我坦白了,而且被我妈一顿教训,声色俱厉。
但是从那之后偷钱对我来说就产生了一种诱惑,特别刺激,有一种背德的快感。
平时做乖乖女做惯了,一言一行都要遵循妈妈的标准,偷了钱紧张刺激,觉得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事情风险很大,成功了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零食。(妈妈是不给我零食吃的,她说膨化食品不健康,但是我作为一个小孩子,看别的孩子吃辣条什么的真的很馋。)即使不成功也不会觉得良心很难过,因为偷钱被发现了之后要接受一顿说服教育,就会觉得这一段斥责和我偷钱的行为是相抵的。
但是后来慢慢的长大之后,就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我每次做这件事的时候,心跳都真的太快了,都要承受不了的感觉,而且这两天心心念念的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真的好难过好难过。
所以,偷窃上瘾就好像吸毒一样,这没什么很正常,这不是一种病。
父母们也不要老觉得自己家孩子偷了几毛钱就是变坏了,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他们正处于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对什么都抱有好奇。
要以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对待他们,不要把他们越推越远,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温良的,没有差别。
我觉得虽然他们会因为克制不了自己偷窃的习惯而偷窃,但这并不是一种病。
新闻上经常会有报道,说某某人因为盗窃被抓,但是他的家里却有很多的钱,简而言之,也就是说,他家本来挺富裕的但是他却去做小偷,这样的人可能为的就是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快感,才去盗窃的,并不是像一般的小偷一样,为了钱去盗窃。
我觉得,这种人他们的这种情况,不能算得上是病,只能说是一种怪癖吧,因为要是病的话,那肯定就是在他们的心理上会有一些问题,但是他们的心理上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心理很健康,所以这就不是一种病。
你在问题当中也提到了,说是有一些人因为克制不住自己偷窃的习惯,才实施盗窃的,既然你把他们的这种行为称为盗窃的习惯,那也就不算是病了吧,我想,他们的这种行为,只是为了追求心理上的某种快感,并不仅仅是为了钱才去盗窃的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二十一天可以让人形成一种习惯,可能你说的这种盗窃的人,他们就是因为自己给自己形成习惯了吧!有的时候一个人根本就控制不住他的习惯,可能他们就是属于那种控制不住自己习惯才去盗窃的人吧!
以前新闻上不是说过吗,有一个孩子从楼上掉下来,正好楼下有人,成功的接住了这个掉下来的孩子,但是接触孩子的人是一个守门员还是什么我忘了,反正他的职业习惯是到手之后必须把他扔出去,然后孩子就毫无征兆的被扔了出去,我想你所说的上面那种偷盗的行为,应该是跟我说的这个例子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出于习惯才这样做的,所以说你不能说这是一种病态。
有这样一个理论,当你做一件事情坚持21天以上,那么这件事情就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这些经常盗窃的人,我觉得怎么说呢?他们已经尝到了盗窃的甜头,他们不需要花费任何的金钱代价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物质。他们沉浸在是一种快感之中而且养成了一种习惯了。当他们偷窃成瘾的时候,他们不想放弃自己所拥有的这项技能。因为道歉能带给他们的好处一旦他们放弃了,那么买等价的物品他就要扣除金钱的代价,相比之下他觉得是不划算的。我觉得这的确是一种病,是这个人在道德上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我觉得病得一点一点的根治,要有绝对的决心与绝对的坚持。如果说他还能悔改了,说明他还有一些良知,如果说他是不改变,我觉得这件事情会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小偷小摸的人总会得到报应的有失必有得。人品都是守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