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脏在妊娠第三个月即形成。从怀孕第四个月开始,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就不分昼夜地跳动了。它始终是人体生命的忠实伴侣,倘若停止工作,生命也就终结了。心脏虽小,它的重量只占人体的4%~4.3%,可它的力量却大得惊人,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搏出血约4500毫升左右,重量可达4.5公斤。一昼夜搏出血液达6400公斤。人在安静睡眠的时候,心脏在八小时内所作的功,相当于把一辆小汽车举到2米以上的力量。如果用心脏的力量举它自己,八小时足以举到20千米以上的高度。如果是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他们在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时,不仅每次心跳的搏出量增加,每分钟心跳次数也增加。这样,一分钟心脏搏出的血液量,比人体安静状态下的搏出血量几乎可以增加10倍,心脏这样日夜不停地工作,难道它真的不知疲劳。其实,心脏是非常注意自身保护的,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已经为自己制定了劳逸结合的工作“制度”即心动周期,就是心脏一缩一舒的规律。如果一分钟心跳75次,则一个心动周期占0.8秒,其时间分配,一次心跳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时间分别为0.1秒和0.3秒,而舒张时间分0.7秒0.5秒。它这种工作规律,使它很会工作,也很会休息,休息方式非常妙,心房心室交替收缩,交替休息,而且收缩一定时间,还同时松驰着,同时休息。休息时间倒比工作时间长,在一昼夜中,工作不到12小时,休息超过12小时,它舒张时是休息,收缩时也轮流休息。心脏不停地跳动,与心肌细胞中的一种自律细胞有关联。它能自动有规律地放出脉冲电流促使心脏跳动,同时心脏还靠它的左右2支冠状动脉不停地供给血液,以保证心脏有足够的营养和氧气维护它的跳动。正因为如此,心脏才能终身保持强大的工作能力,使血液循环永不停息;它最节约地使用力量,时刻储备着潜力,致使脑力、体力劳动的时候,工作能力得以累计性增长。另外,当冠状动脉出现毛病时,心脏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就会影响其正常心跳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冠心病。对于冠心病主要采取减少脂肪、食盐的摄入量,加强体质锻炼,遵循规律化的生活节奏方式进行防范。
人的心为什么会一直跳呢,这其实很简单的,人的心脏是主要是由心肌细胞组成的。按其性质可以区分为两种细胞,即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所谓的工作细胞就是指只具有收缩功能,传到功能,兴奋功能的细胞,就像筏乏摧何诋蛊搓坍掸开工地上的打工仔,而自律细胞就是包工头了,他除了工作细胞的三个功能外,还有自律性,也就是说,单自律细胞收缩后,它由于自己的电生理作用可以在次的收缩,并把这种收缩形式传导给工作细胞,这样整个心脏都会跳动起来。它的跳动不能受人控制,就是因为不是大脑可以控制,而是心脏里面自身的自律细胞在控制整个心脏的跳动。
心脏能一刻不停地从出生跳到生命结束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的结构。心脏内有一套特殊组织它的名字叫窦房结、房室结和希氏束;希氏束又分出许多像蜘蛛网似的细支密布于左右两个心腔肌内。心脏就是通过这些组织自动地发出信号引起心脏肌肉的兴奋从而引起心脏的跳动。心脏的跳动是心脏自己发生的不依赖身体任何其他部分。但是心跳的快慢则由两条神经控制迷走神经使心脏跳动次数减少交感神经能使心跳加快。如果你不想他跳动的话,只要把自律细胞与工作细胞之间的传导用药物隔断就可以了,工人没有包工头指挥,也就罢工,不跳动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你可以翻一下七年级的生物课本 我只是还有点印象 对知识点 不过具体内容忘了 讲述的是血液如何流经心脏 以及心脏工作的原理
生命体电流感应与地磁线的感应,引发心结频率感应,刺激心脏共振
伪命题,最后都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