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比较远,同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太远了,家附近没有合适岗位
国考没参加过,省考差一点就弃考了,幸好省考是周六,只有一天,2科,一狠心就考完了全程,全家都没想到我能考上,若考试不是周末,我绝对弃考上班去了……😂😂😂未来的路长的很,要自己走了
公务员考试热度一直不减,每年都会有上百万的人报名,可是真正走进考场的人却会少很多,除了一些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放弃的人之外,主动弃考的人数不胜数。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148.63万人通过资格审核,但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只有98.4万人。也就是说,大约有50万人放弃考试。
那么,为什么公务员考试这么热,弃考的人还那么多呢?你有想过吗?
第一种:决心不够
这类考生大部分都是在职的,出于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想参加国考,改变一下,可是也很担心考不上,所以不敢辞职备考,只是有时间看一点点题,仅此而已,以至于临考还只是个半吊子,也没有信心去考了,算了,还是踏实工作吧,最终还是与公考无缘。
第二种:国考试试水
很多考生的目标是省考或是事业单位,想拿国考事实手,看看公务员考试的流程、难易程度等,所以根本就没有目标,没有用心,可能因为一个聚会或是什么原因突然就觉得,还是算了,花那个钱干啥呢,错过了一次成“公”的好机会。
第三种:知难而退
有些人的意识里对公务员的定义就是看看报纸、喝喝茶,所以当他们渐渐了解到公务员跟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不够清闲的时候,就会放弃。
有些人复习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公务员考试不想大学里的其他考试,随随便便准备考上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加上“懒”字作祟,最终还是会选择放弃。
第四种:就是任性
有的考生报名的时候不深思熟虑,随随便便就填饱了一个岗位,报考之后了解岗位性质之后又觉得不适合、不满意,干脆不考了。
然都已经报名了,为什么不给自己一次机会呢?不拼尽全力去试一试,又怎么知道结果就是自己不想要的呢?
小编也希望大家都能正确选择,坚定信念!
首先,这是就业观念的理性、冷静和进步。对于“弃考”的考生而言,公务员并非其理想职业。因此,他们把报考公务员当成了就业“备胎”,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打算考一考公务员。这体现了一种务实的就业观,其中包念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理性选择理念。
相比那些“吊死在一棵树上”的就业观念来说,这是一种进步。在国考之前,他们恰恰找到了理想的职业,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正在奔向理想职业的道路上,于是决定放弃国考。而且,“弃考”人数越多,意味着通过其他渠道就业者越多。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这是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下面将一一进行分析介绍。
一、国考较难,参考人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相关国家机关在全国范围内选拨合适的人才到中央或者地方任职的考试。相对于古代的科举考试,其难度可想而知。而每年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很多都是处于茫然的状态报名参加考试,并没有清晰的报考职位和想法,因此也就缺乏足够的准备。因此在考试来临之际,会缺少足够的信心参加考试,再说本身就不是十分坚定的要考上,也就打了退堂鼓。
二、报考人多,对于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每年在国考进行报名的时候,官方机构都会定期汇总通报报名人数和报考职位的竞争情况。最高竞争比例甚至可以达到几千比一,一般的岗位都达到几百比一,这种比例公布之后,会对那些对自己没什么自信,或者准备的没那么充分的考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很多考生也就望而却步了。
三、考试较多,和其他考试撞车。很多人考公务员无非就是想要找个稳定的工作,而参加企业面试,或者参加诸如事业单位,金融银行等其他方面的考试也一样能够获得稳定的工作,其通过率还要比国考高。所以在这些考试和国考撞车的时候,一般考生都会选择通过率较高,自己更有把握的那个考试,也就很自然的放弃了国考了,从而造成一定的缺考现象。
每年报名参加国考的考生都能达到一百多万人,但是其中真正心志坚定,立志要考上的,可能并不多,更多的是一种尝试,是众多未来出路之一,立场没那么坚定。那么在有其他选择或者稍微遇到困难之后,就会选择放弃,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