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上面的隔音墙体叫做隔音屏障,他是里面填充低频吸音棉的方式来降低噪音的,低频吸音棉属于多孔吸声材料,内部有相互连通的空隙,声音通过空隙时与材料发生摩擦,使得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消耗,从而达到吸音效果作为窗户的隔音对策,通常是采用双层窗的结构。可以把现有的窗户保留,再追加一扇窗户;或者是去掉已有的窗户,重新安装一扇按新标准设计的玻璃都一样厚,它们的谐振频率就是相同的。这样会使该频率附近的声音很突出。一般情况下,两层窗户的间隔应有500px-750px。要达到和混凝土墙同样的-50dB的隔音效果,最好两层玻璃之间的间隔在750px以上。如能在此间隔中再采取一些吸音措施,那就更好了。正确地施工,房间能保证-50dB的隔音特性。第二个薄弱环节就是门。隔音效果最差的要数一般集体公寓中和简单家庭装修中装设的门,粗造地用胶合板钉的门和门框之间有不小的间隙,其隔音特性最多不过-15dB。一般住宅门的隔音特性可达-25dB~-35dB。性能更高的,监听室用的那种铁门很少在民宅中见到。现在日益增多的双层防盗门有不错的隔音特性。要想将胶合板门改装成隔音门,这时应考虑门的隔音特性要和墙壁的隔音特性一致。假如房间墙壁的隔音特性只有-30dB,安装一扇隔音特性为-35dB的门,就有质量过剩的嫌疑。而且,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30dB和-35dB的门,价格上有很大的差别。
活动房是目前一种常见的短期办公、住宅用房,虽然不能跟一般土建相比。但对其舒适性也有一定的要求,而隔音效果也正是舒适度的一个评判的标准。不过在隔音效果上,由于活动房的独特的构造,采用的是以夹芯彩钢板的墙面,而其中的夹芯材料虽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但是抗噪音性能却不是很佳,因此相对于普通的住房,活动房的隔音性也就稍微的差一点。在一间屋说话,相邻房间就能听的清清楚楚。声音的一种传播叫跨介质传播。即从一种介质穿过两种介质的临界接触面进入另一种介质,此时,声能的传递实质是振动幅度的传递。跨介质传播时,两种介质的密度相差越大,声能的损耗越大。而实际应用中,空气为人类常态下活动空间。
价格成本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是否自己也能采用一些补救措施?如果是自己动手提高门的气密性,也可粘贴一些门缝胶条或者海绵一类的东西,因相对减小了门框的间隔,隔音特性多少也有一些提高。前面说了窗户和门是最薄弱的活动部分。接下来的工作是对各种墙壁隔音特性的增强。一般民宅的承重墙用钢盘混凝土或实心砖的结构,有较好的隔音效果。问题多出在隔墙采用的轻型空心砖或灰胶纸板,隔音特性只有-25dB~-30dB。多数家庭影院的房间都有一至二堵墙面是这样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