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生活。说来也奇怪,我不是那种会特别想家的人。只是偶尔,某一瞬间,可能突然想起我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北京的春天了。爷爷过世时,我正在英国读书。我到现在都记得,那天下午我在带本科生实习。为了不让他们看到我突然变红的眼睛,我躲到楼后面站了一会儿。后来的一个礼拜,我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把自己屋里关了好几天。最后终于觉得自己不会哭了的时候,才在某天晚上跟室友解释这几天自己怎么了。但是对国内的想念,总是随着在国外呆的时间的拉长而渐渐淡去。可能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简单的处事方式。习惯了每年有20几天的假期去旅行。习惯了租房过日子。有时觉得国内的好吃的多,但再仔细想想,已经记不清到底有什么好吃的了。
我是用吃喝玩乐应对感情真空。平常的日子,除了上课学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大学教育很独立,选不同的课,碰到不同的同学。上完课又匆匆走了。大家很陌生,也很少有沟通。能有的熟人,就是住在一起的那几个中国同学。此外的,基本上是真空世界。于是,闷极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吃喝喝,拼命往肚子里灌啤酒。更多的留学生,身边没有深交的同国籍朋友,加上周围是个陌生的语言环境,难打进别人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久而久之,难以排遣的寂寞让他们变得很孤僻。于是,一些人大量时间玩游戏,导致荒废学业,很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我觉得在国外过的很开心,比在中国开心,钱不能买到很多东西。在美国,路上开车,很多对面过来的车辆的司机都主动向我挥手,表示友好,礼貌,很热情的打招呼,包括路上的行人,会很礼貌的对我点头一笑,或者向我问好,让人感觉很亲切。国外的生活环境比中国舒适,空气好。而且大家都很热情,不会因为我是东方面孔就歧视我,受到了更多人的照顾,感觉自己已经慢慢适应了国外生活。不会再有不舒服的感觉了。每天都是很开心的和外国友人一起聊天,喝酒。生活很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