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种植土壤应满足园林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条件,不应混入各类侵入体。对含有以上物质的土壤应采取客土、改良等措施,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侵入体。园林绿化种植土壤土层下应无大面积不透水层,否则其底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排蓄水措施。污泥、淤泥等不宜直接作为园林绿化陆地种植土壤。园林绿化种植土壤划分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应分别满足各级相应的指标。园林乔木、灌木、竹类种植土壤宜达到三级或以上级别;园林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种植土壤宜达到二级或一级。草坪植物种植土宜达到三级或以上级别,但石砾含量应达到二级水平。园林绿化中适地适树原则,就是在绿化种植过程中有所侧重,从选树适地、改地适树上考虑,同时兼顾改树适地、选地适树,但要切记严格依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确定树种。而一般园林绿化,在地范围确定后,尽量根据地来选树,而不是改地适树,降低绿化投入成本,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通过对局部土壤进行改良满足要栽植的树种。
园林绿化中对树种的选择,首先要熟知其生态习性,才能选择出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树种。树木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对土壤、光照、水分、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对光照而言,有阳性树种,有阴性树种;对土壤、水分、温度而言,不同树种健康生长的要求不同。这就迫使我们在园林绿化树种选择过程中,对树种习性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保证绿化效果。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观赏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有绿的效果,更要有美的感受。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中对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其观赏性,从树木形状、枝叶颜色、花果实形态与颜色、芳香气息等多方面来考虑。城市绿林绿化的重要目的是美化环境、改善环境,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证空气中两种气体的平衡,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环境污染场所,要选择有吸收、净化有毒气体、物质的树种;对于我市还要考虑树种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作用。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选择适于生产栽培的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木、金叶女贞、含笑、玉兰、杜仲、苏铁、栀子、瑞香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6、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合欢、紫薇、槐树、桃叶珊瑚、夹竹桃、海桐、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值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如果是含氯化钠、硫酸钠等可溶性盐类的盐土,或是含碳酸钠、重碳土,则应选择抗盐碱能力较强的黑松、北美圆柏、柽柳、黄栌、白腊、小叶女贞、无花果、楝树、蔓荆、紫穗槐、胡杨、石榴、沙棘、白刺等树种。
某些树种的根、茎、叶、花等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或寄生的微生物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同时,有些树种能向附近空气的中释放负离子,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机体免疫抗病能力,对维护城市居民人体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园林树种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进去。根据土壤类型、植被、地貌、质地、成土母质等情况,确定土壤样品检测单元;根据检测单元内不同环境条件、利用方式、肥力水平等因子,确定土壤取样点个数;特殊样品的取样,如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均匀、荒地、废墟地等,按土壤类型可适当增加取样深度和取样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