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洞不会穿透到地球的另一面。因为地球的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地壳主要是由岩石构成,平均厚度在35千米左右,在海底,只有5-10千米;地壳打穿后就是地幔,地幔是地壳以下熔融状态的高温物质,上下地幔约有2865千米深;地幔下面是上下地核,深度从2900到6371千米,是密度很高的固态物质。
一般来说,这个洞只能破到地壳,再往下到了地幔就是熔融状态的半流体了,也就是火山爆发的那种熔岩,温度高达1000-3000摄氏度。这样的物质怎么会破出一个大洞呢?破穿了地壳,岩浆在压力下就可能喷出来,即使不喷出来也会熔融在一起,除非人为用耐高温物质做一个隔离井,这个洞才能继续往下穿,往下就是地核了。
地核的上顶距地面约2900千米,深度有3471千米到达地心中心。地核的密度达到11-15克/立方厘米,地核中心的压力可达到350万个大气压,温度是6000摄氏度 。这样的高温高压下,物质可能像树脂和蜡一样具有可塑性,但对于短时间的作用力来说,却比钢铁还要坚硬。推测外地核可能由液态铁组成,内核被认为是由刚性很高的,在极高压下结晶的固体铁镍合金组成。这样的物质会破开一个大洞,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后这个洞还要穿过地心,重复着这边相反的旅程,穿过地核和地幔地壳,到达地球的对面。这种对穿的洞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人类科学技术达到了很高的阶段,人为地打这样一个洞,也不可能完成。因此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但为了满足一下出题者或者有此类同样脑洞之人的好奇心,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真有一个这样的洞,会不会出现题目那样的状况呢?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当海水灌入地壳到达地幔时,突然的遇到3000度的高温,水就会剧烈蒸发,引发大爆炸,把这个洞炸的更开更大,还有可能会对地幔结构导致破坏和部分改变。被蒸发的水气会冲入云霄,海水沸腾地震海啸发生,经过若干时间的不断爆裂和蒸发后,被局部冷却后的地幔开始接受海水的进入和通过,但随着深度的增加,高压高热又一次次将海水蒸发和推出,最后经过了地心向对面的那端涌去。
在没有涌到那边的地面前,爆炸的水蒸气已经冲了出去,在经历和灌入这边同样的经历后,海水还要克服地心的引力,艰难的向对面漫去,能不能漫到对方地面,要看那里的海拔高度,如果低于海拔,可能会导致两边海水的平衡,但如果是一个高地,高于海平面的地方,就不能满到地面。所以会不会引发对面的海啸,就看是不是在海里了。其实这边的海啸地震大灾难早就形成了,这种灾难将是全球性的。如果真的会有这样的事,地球就已经整个结构改变了,很可能导致生命的大灭绝。
当然,也有可能是根本就到不了地心,会一直被高热高压将水“托”在地球这这边,形成永不完结的水蒸气蒸腾和爆炸,海变得暴躁无宁。
再说一遍,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在太平洋中心海底破一个对穿地球的大洞,海水也不会进入地球内部。地心和地漫中的高温物质会冲出地核和地壳岩石层,能量物质会喷发而出形成火山,将海水蒸发成蒸气,如果有足能的地心能量喷到地表,若另一出口也在海水中,两个喷发点喷发的能量会使海洋的海水蒸发到空中,使海水消失。怎么会涌入另一端形成海啸呢?若能量不足也会因熔融状的岩浆被海水冷却后自动封闭通道口,海水绝不会进入地核,甚至地漫层。
不可能破一个大洞的,因为太平洋的海底曾经可能和太阳的一部分直接相连,岩石非常坚硬,应该是全球岩石中最硬的吧,中心海底更硬。如果太平洋中心海底破了一个大洞,海水也不可能穿过地核。因为有了大洞,大量海水涌入后被汽化。接着,海水与岩浆之间因气压增强而发生爆炸,随后引起一次次海啸。洞口越炸越大后,岩浆也可能喷涌而出。最后,岩浆喷速渐渐慢下来,冷却后慢慢堵塞洞口。
很科幻的一个问题,答案一定很科幻。1.海水从洞的一边灌入另一边灌出。若地球不破裂,海水会把地心的热量带到地表,全球温度升高。2.两极和珠峰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大量陆地被淹没,青藏高原成为人类在地球上避难的最大的陆地。3.若因海水灌入地心而引起地球炸裂,可能我们就不是同一星球的人了,我们会互为“外星人”。4.两个或几个星球上的外星人可能因地球炸裂使各星球上的资源分配不均而展开一场星球大战……哈哈,有想象力的读者可继续写下去。
太平洋破了一个能贯穿地球的洞,地球裂成两半了你还在关心对面是否发生海啸?你先告诉我,地球内核温度有7000度,水是如何通过不被汽化的。最后,不要跟我说冷却什么的,大量水蒸气在地球内心生成,会把地球像气球一样吹炸,海啸?去外太空海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