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1939年春,侵华日军从本国运来樱花树苗,在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里种下了最早的一批樱花树。一般认为,日军在珞珈山种植樱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住在这里休养的大批日本伤兵的思乡之情,同时,亦有炫耀武功和长期占领之意。因此,珞珈山校园里的这第一批日本樱花,可以说是日本侵华的罪证,国耻的象征。
1946年秋,在八年抗战中饱经磨难的武汉大学师生,终于从千里之外的乐山回到了武昌珞珈山。次年3月,他们看到,侵华日军在校园里种下的樱花树开花了,一共28株,均匀地分布在男生宿舍三个拱门之间及其两侧的四个楼栋前(每个楼栋前各有7株)。看到这些侵略者留下的遗物,想起自己刚刚经历过的国恨校仇,武大师生的心情非常复杂,不少人恨不得立即将其砍掉,然而,主张保留这批樱花树的意见,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武大的樱花这几年的确在三四月份热度不减,以至于网上流行这样的段子。
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的武汉大学,一年一度的樱花节2016年开始免费预约参观。工作日预约1.5万人,周末是3万人,网络实名预约制,进入校园时也要出示证件。而今年则还加入了人脸识别系统,希望秩序更加稳定,也能打击猖獗的黄牛党。
全国有樱花的大学真的很多,但是为什么唯独武大的樱花如此有名?除了政府和媒体的有效引导与宣传,武大是全国知名高校的加成,还有几点原因。
前几年网络上对“1937年日军侵华时曾在这里种下了武大第一批樱花”这个问题的争议的确使其声名大噪,但是不论这批花死掉了,还是武大在这之前早有栽植樱花树的历史,都不能使我们“武大的樱花真的很美”这个问题。
武大樱花的美与周边建筑密不可分。樱园老斋舍(现在是武大博士宿舍)是楚派风格的建筑,对脚下楚文化的致敬,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并且武大的的基址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拿老斋舍举例,相连狮子山,樱顶视野极好。而老斋舍的十六个门洞取的斋名来自千字文——“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久 星宿列张”。
武大的樱花是武大校园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载体。虽然樱花是“转瞬即逝的美丽”,但武大的樱花主要由四个品种相继开放,持续两个月。
有故事,有历史,也足够美,这就够了。
人多了就没有风景了,看着都烦,其实武汉看樱花的地方真的很多
青岛的樱花。
我去武汉就是为了看看我家朱一龙的家乡
武汉东湖樱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