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37度心理(ID:psy-37),欢迎分享!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从中国古代起世人就开始尊崇“善”,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如水的品性一样,至善至柔,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由于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社会并非每个人都能保存一颗善良的心。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善良的人?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里或许能给你一个有价值的答案。
无须矫揉造作,遵从内心
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不会为了得到奖赏而帮助倒地老人,不会为了名誉而资助贫困学生,不会为了引起关注而协助上司完成工作,行善不为任何因素驱使,有善心的人就会爱身边一切值得爱的东西,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用真心去对待生命中每一个人,用爱心去宽容每一件事,无须矫揉造作,一些行为皆从内心。
用善心引导善行
有了这种内心的想法,他便会将自己的内心活动转化为实际行动,雪中送炭,传递爱心,唤醒那些沉睡的善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个榜样就会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心地善良的人在每次行善之后都会有一种内心的愉悦,没有物质的鼓励,单纯是精神的激励,这种内在的动机让他体会到不一样的自信、自尊、自豪。我有一个同事,她是一位十分诚挚的人,每次跟她出去吃饭或逛街,只要在街上遇到流浪猫流浪狗,她都会小心翼翼地安抚它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猫粮狗粮喂它们吃,还会打流浪宠物服务热线好让这些猫狗有个安定的家。这位同事已经将善良融入到了自己的内心当中,以至于一看到她这个人就能感受得到她温文尔雅的气质,圣母般的性格以及修养。
仁者爱人,助人为乐
善良的人在打交道时必定是与人为善。首先他会无条件积极关注家人,朋友,甚至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尊敬家里的长辈,亲戚有难时主动给予帮助,朋友求助时必予以回应,看到有困难的陌生人时伸出援手……
还记得从中学起就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衣衫褴褛的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来到麦当劳柜台前点一个限时优惠套餐,但很不幸服务员指了指旁边的钟表说:“抱歉先生,这个活动已经过期了,现在已经是十点零一分了。”于是父亲就惋惜地看着失落的儿子,说道:“抱歉孩子,我带不够钱,下次再来吧。”这时,一位年轻人站起来大声说:“我的手机显示着十点整,你们店的钟表快乐一分钟。”紧接着,店里的客人纷纷站起来说:“对啊,才十点,还没过时间呢,还有优惠套餐。”当然最后,这位父亲拉着正在吃套餐的儿子朝众人深深鞠了一躬。
善良的人总能在他人有困难时伸出援手,且善良的心也总能彼此传递。
以心换心,礼尚往来
不仅是平易近人,当受到其他人的恩惠时他会十分追求礼尚往来。就像我们家与邻居的相处模式一样,我们家煲了好喝的汤水,会勺一大碗给邻居家的孩子尝尝,而邻居做了烘焙蛋糕或其他小甜品时,也会送一些给我们吃。这些恩惠不计多少,只要有心意,就能让彼此感受到对方的善意。
与人交往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善良的人一直都秉承着真诚的心,从自我做起,热情的帮助他人,微笑地悦纳他人,正因为有了这些善良的人,才会有一个个“最美”的头衔,才会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栏目,才会有大同社会的美好构想。
有时即使是面对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隔阂时,善良的人也会用一种谅解、宽恕的方式感化那些争论与愤怒。所以别人与他相处会处于“心理氛围美感”,有一种美好、舒适的感觉。
用积极的心态带给大家正能量
除了发自内心与助人为乐,善良的人会拥有积极的心态。他的脸上永远悬挂着一张随和的笑脸,带给身边的人正能量。除了关注人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他会对未来的生活态度充满希望。
有那么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突然被检查出患有癌症,毫无预兆的消息让他身边的朋友都陷入了悲痛当中。但这位青年人还是每天开开心心地面对他的朋友们,用笑容迎接一次次的辛苦化疗。当听到朋友们因此心痛而长叹时,他开玩笑:“你这样叹气是想向插着呼吸管的我炫耀你的肺活量吗?”,即使是自己身陷困境,这位善良的年轻人还是用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影响周围的人。
虽然到了最后,他还是没能实现与朋友们一起拍毕业照的愿望,但他这个人,这种积极的心态将永远保留在大家的心里。
用善良给世界传递希望
其实当下社会有许多人抱怨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食物链出问题,生产线出问题,连人心也开始越来越多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时刻保持一种善良与信念就能给世界传递希望。
就像现代网络世界如此发达,信息传达也越来越灵敏与快捷,面对许多人心惶惶的新闻,少一点键盘侠,多一点正义的呼声,就能依靠群众的力量、依靠众人的善意给这个看似冷漠的社会划出一道温暖的光。
本来世界就没有完美的存在,和谐的社会需要在互相的善良中,在互相的帮助与支持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善良不意味着没原则
做一个善良的人也需要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一昧地热心与奉献反而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例如在公交车上目睹到一位老年人的偷窃行为,但出于同情而没有举报选择宽恕,这就不是一种善良而是放纵,纵容这位老人一错再错,纵容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黑暗化,甚至到最后受伤的会是自己。
有时候,善良的人会遭到不良的对待,是因为这种善良缺少智慧的调控,没有辨明清晰的是非方向,例如在职场上,一名勤勤恳恳的员工与他人关系也挺好,其他职员遇到工作上的问题与任务都来请他帮忙完成,他也不会推脱,凡事都特别上心,但这几年却一直没有晋升,相反那些常请他帮忙的人却一路高升。
这就是一种没有原则的善良,帮忙得越多,晋升前途就越渺茫。如果这名员工不凡事亲力亲为,而是指明方向让其他职员自己完成任务的话,那么他就会有很好的晋升机会了。
善良作为一种情感,作为一种感动万物的存在,在这个私欲横流的时代显得特别重要。愿善良的你能一直保留初心,也愿被邪恶蒙蔽双眼的你找回真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对于善良,我认为其实并没有什么定义,比如说有一个人,她杀了人被判刑,判了20年,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坏人,但是他出来之后,在某一次过马路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奶奶,她主动过去扶那个老奶奶过马路,那你说这个人是善良还是恶毒,有些事情其实并不是这么容易下定义的,这凭着人们主观的判断而形成的。
人不可能一直都善良,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可能你觉得这个人很善良,但是反过头来他就会做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说老奶奶在马路上摔倒了,你好心过去扶他一下,但却被讹上了,自那以后你再也不会去多管闲事,而别人也会说你是一个没有爱心的人,这个时候你能说自己不善良吗?
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善良的一面,但是不可能完全善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去判断,不要乱听别人瞎说。
社会上很多人都是善良的,我觉得只要刻意去伤害被人的,没有害人之心的,都是善良的,就算我们没有爱心,在他人一道困苦是我们没有去帮忙,但是只有不去落井下石就是好的,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我们没办法都去帮助,只要不去伤害别人就好。
首先,你至少不会去做一些违法或者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其实每个人的贪利之心都是特别严重的,因为这或许就是人性,每个人都想占别人多一点便宜,于是有些人就去做了,可是善良的人,至少不会如此。
他知道每个人生活着都不容易,不能因为自己想要就无法无天了,要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学会去换位思考。我想这也就是这个社会平衡的原因,总有那么些人在作恶,但是总有那么些人能够抑制住自己的内心,并且一直向善。
其实在遇到一些事情,其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不做到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多时候或许你已经感受到社会冷漠的一面了,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都视而不见,免得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有些人就是那么的善良,在其他人遇到帮助的时候,不过后果的去尽自己的力量去拉他一把。因为他知道,或许下一次自己也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