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片我也是惊呆了,乘务员居然推着行人上地铁,我还以为不是我们中国的呢,原来是北京南口,我瞬间蒙圈了。我没有去过北京,我也没有想到北京居然拥挤到这种程度。但这只是中国的一小部分,不代表所有都是这样的。
我目前是居住在中国的一个三线城市,没有钱买房子,因为家里是开餐馆的,所以我们家直接住在餐馆的二楼。店铺是比较偏僻的,位于市区景点的不远处,店铺侧面有个小停车场,可以放两辆车。店铺前面是靠近国道公路的,后面看是山环绕着。因为我们这里是山区,所以山比较多。平时开车出去也是比较顺畅的,只有节假日和上下班时间会堵一下车,一般堵车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绝对不会堵车半个小时的。我们这里没有地铁,一般都是搭公交车的,学生上下学的时候是高峰期,会有挤不上的情况,那只有搭下一班公交了。所以相对而言还是很舒服的,不会像一线城市那样烦躁。
我们这里的空气质量也是非常好的,因为工厂少,所以空气清新,没有雾霾和灰尘滚滚的感觉。天空是很明亮的,看起来都是敞亮清晰的。我们这有一条北江,水质看起来很干净,水清可见,没有四处漂浮的垃圾,也不会有一阵阵的恶臭。我们这里是出了名的山青水秀,所以大家都认为这座城市是非常适合养老的圣地。
如果有钱买商品房的话,小区的环境也是很优雅的,小区内的绿化带做得很好,有点还有游泳池和游乐场。大型小区附近还会有超市和商场。如果是宅男或宅女的话,一年不离开小区2公里以外,能满足各种生活必需,这种居住环境是绰绰有余了。
其实,中国有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环境美好的,并非所有城市都像一线城市那般,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我认为,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只适合工作,并不适合居住。一线城市由于人多,交通工具多,并且工厂多,所以空气质量都是比较差的,有时候用肉眼都可以看见一粒粒的灰尘在起舞。所以一线城市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会比其它城市高很多,为了身体健康,选择居住的环境还是避开一线城市吧。中国地大物博,要多考察多对比才会发现,原来是有很多很好的地方的。
看这个图,应该是地铁人爆满,然后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让大家能够有序的上了这个地铁,但是显然后面是的人实在是太多,我们可以预料到,很快这种管制就会失效,如果大家真的遵守秩序,还要这些工作人员干嘛?这些人都着急着回家,谁会管你的秩序,大家都很心急自然是不会听工作人员的话~当然了,中国人这种居住和联通条件并不是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况就是那种大城市才会有的~像我们合肥,虽然说是省会,但是也是今年才有的地铁,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地铁是啥样的,毕竟我是一个农村女孩呀~
当然了,拥挤确实是城市的一个同病~
我记得有一次和我爸爸一起出车(我爸爸是司机,我其实就是去玩儿),那是一个周一早晨,周一清早的交通不算拥挤,就算局部路段拥挤那也是个别素质低的车主不断插队导致;非常惊心动魄的一幕是,马路正中间,一位骑着电动车女士突然急刹车,听司机说是那位女士的遮阳帽掉下来遮住了眼睛,她停下来搞遮阳帽,牛叉的女士,向你敬礼,完全无视您是在马路中间,前后左右都是汽车。 所以,现在呀,不仅是拥挤,更严重的是长期拥挤人们对于这种情况的麻木,如果每个人都像那位女士一样,那马路就真的容易成为杀手,到时候出了事,后悔来不及呀有木有~
所以,虽然我们在拥挤的环境里生活,尤其是那些城里人,我们也不能够放松警惕,一定要好好遵守规则,好好的注意安全呀 ~
是啊。我们的一线城市的环境就是这样啊。比如北京。
我这几年回内蒙待习惯了,偶尔去北京还真有些不适应。今天春天去北京办事,不巧赶上早高峰了,我想这下完了,今天出门的时候忘看表了,还以为我们呢,8点半上班。这个点正是北京地铁和城市公交最拥挤的时候,我到6号线大悦城站等地铁等了5趟才上去,上去的时候还不知道是怎么上去的。关键最可怕的还不是上去,而是下来,我要到朝阳门下,可根本出不去。换位置是想也别想,因为这一站上的比下的还多。我是硬生生被挤在中间坐过了两站才下去,又往回坐。
居住环境也好不到哪儿去,北京城六区的大部分小区绿化都不达标,说是小区物业或都环境委员会管,可都也是些表面文章,二环外的社区里已经很少有绿树成荫的小区了,我因为买房子去了很多小区,那些所谓的绿化,和二三线城市,或者北京城郊的通州燕郊等地差远了,楼间距更是窄的容不下两辆车,哪来的容积率啊,居住环境恶劣的一线城市真是想想就发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