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荚豌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但不能与豆类连作。由于其根系发育早而快,而且要保证根瘤菌的活动,所以整地时要求精细并适当追肥。667平方米可施腐熟厩肥1500kg,过磷酸钙15~25kg,为使根瘤菌发育好,必要时可用草木灰或石灰调节土壤pH值,整细耙平后作成高畦,也可利用前茬棉花畦。应选粒大、整齐、健壮和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播前如果能进行根瘤菌接种,则更有利于增产。方法是在豌豆采种前,选无病、根瘤多的桓株根系,洗净后置于30℃以下的温室内风干,然后捻碎装袋存于干燥处,在播种前将瘤菌用水浸湿,每667平方米用25~30g与种子拌和均匀后播种。每667平方米的播种量:矮生种4~5kg,蔓生种2~3kg。播种方法:矮生种行距1125px,株距15~500px,每穴2~3粒;蔓生种窄畦点播2行,行距45~1500px,株距25。750px,每穴播种2~3粒。开沟或打顶后先浇透水再播种,播后盖土,厚度3。100px。 食英豌豆在0~5℃和长日照条件下通过阶段发育,开花结英。因此在秋季栽培中,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降低花序着生节位,提早开花,增加产量。方法是播种前先行浸种,用水量为种子容积的一半,每2小时上下翻动搅和1次,使种子充分湿润至种皮发涨后取出;然后每隔2小时用井水浇淋1次,约经20小时,种子即开始萌动露出萌芽,再用纱布保湿将其放置在0~5℃低温下处理10余天,便可取出播种。 播种后出苗前要严防鼠害,出苗后要防治地下害虫以及蜗牛危害豌豆苗,播种盖土后可撒一层草木灰或用辛硫磷防治。
播种要考虑使花荚期尽可能不遇25℃以上的高温和9℃以下的低温,又要避开高温多雨的天气。一般低海拔区秋播8月中、下旬,冬播11月下旬;中海拔区秋播8月上旬,冬播11月上、中旬;高海拔区秋播7月下旬,冬播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以水稻田最好,甘薯地等非豆科作物次之。施足底肥,亩施复混肥30公斤作全层肥,若拉沟集中施肥,畦宽70厘米(甜豌豆80厘米),沟宽30厘米。单行条播,10厘米播3粒种(甜豌豆穴距4厘米),单粒播时亩用种子1.5公斤,成苗率90%计算,基本苗1.8万苗(甜豌豆亩1.3-1.4万苗)。播深2厘米,播后用土杂粪盖种,盖种后亩用100克丁草胺加水50公斤喷洒畦面,减少出苗后杂草丛生。
日光温室秋冬茬食荚豌豆栽培育苗方法如下:
(1)品种选择因与大棚秋冬茬栽培季节相近,品种选择可参考大棚秋冬茬。
(2)确定播种期日光温室比大棚的保温条件好,所以,播种期可比大棚秋冬茬晚些,一般在8月下旬播种育苗(或9月上旬直播),9月中下旬定植(或定苗),10月下旬至第2年1月中旬收获,这样可与大棚秋冬茬的供应期向后错开1个月左右,还可提高经济效益。
(3)培育壮苗因秋季播种时温度还较高,幼苗容易徒长,所以,培育壮苗是秋冬茬豌豆实现高产的关键之一。要采用营养钵育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