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沟油的官方检测标准都没有,普通人如何能通过观感分辨?现阶段的地沟油的加工方式往往学习正规企业对所谓毛油的加工方式,大体上说通过脱色(白土等),脱酸,脱臭(真空蒸馏)等方式对地沟原料油进行处理,其实也就是一般炼油企业的精炼过程。通过这几个基本步骤后,地沟油从感官上和普通食用油是基本一样的。地沟油一般来说物理性质不稳定,易结晶、乳化发蒙(但不完全是)。地沟油在成分上很难说其具体有害物质是什么,但是其加工原料是有毒有害的。其实现在说来,国家对地沟油的生产销售打击力度很大,违法成本很高,毕竟触犯刑法,得不偿失,只要有地沟油的线索,各地公安和食药监部门都会十分关注。现在低价油一般都是所谓的调和油,这些生产企业会在比如大豆油里面添加棕榈油等廉价油来以次充好。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组织起草调和油的相关标准。
普通食客是吃不出高档地沟油的。因为高档地沟油是提纯除臭过的。 不过也有抵挡的地沟油,那就一个骚味。如果你啃油条的时候,啃一口油条,从鼻子里吐气出来感觉有満鼻子骚味,那就是抵挡地沟油了。这些地沟油用来炒菜也会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一般抵挡地沟油就是小作坊弄的,所以工艺不达标。话说现在对饮食业的管理比以前强化了不少,卫生局的人有时会来看看,不过也是走个形式而已,发几张食品安全的宣传单让你贴贴,填几个表,油是什么牌,盐是什么牌等等。
实际情况是,我们压根就没做判断。每一个在餐馆吃饭的人,都是看有很多人在这吃就自动认为其饭菜卫生,餐馆能一直开着不被工商、卫生局查处,就自动认为其是达标的。其实细想,吃的人多不多,暂时有没有被查封,并不必然推导出其饭菜是卫生的,我们只是偷懒式的这么认为。如果要验证饭菜有没有地沟油,光凭观察是不行的,最起码也得拿去化验所化验一下,但是一次化验通过也不保证以后都是卫生的,最起码也要每次吃之前都要化验一下,这才是最科学的。但是听到这里大家都明白,这不是扯淡吗,吃碗十块钱的盖浇饭,犯得着费那么大劲儿去验证嘛!即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虽然我们会很担心,但是我们不会花费那么高的成本去保证其绝对安全。
其实不光是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很多生活当中的事情我们都是既有担忧,但又不会花大力气去验证。搭乘公交车,司机关乎每个乘客的生命安全,但没有一个人会去事先调查司机的所有情况,并在搭乘期间时刻监控司机的状况,毕竟这就是1元钱的事情;做生意,合作决定生意的成败,但是没有人会去事先调查所有有合作关系的人或机构的过往履历,因为既做不到也没必要。
非常简单,一般小桶(5L)食用油很少有地沟油的。到他们厨房找找有没有这样的油桶。话说当时地沟油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有家餐厅直接把用完的空油桶放在店门口招揽生意。
到餐馆,都点一些类似大白菜一样的素菜(越多越好),看看老板脸色是不是铁青。因为地沟油的颜色和味道跟好油是没得比的,所以,炒这种清亮的菜时,餐馆老板只能用好油来炒,用好油炒他是不会有利润的。餐馆有利润的菜都是荤菜,因为一般荤菜都带颜色、有其他味道,这样,他就可以用地沟油来炒,食客看不出甚至吃不出。你点那么多素菜缺不点荤菜,他不但没钱赚还会很心疼他的好油。
不去外面吃,就吃不到地沟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