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地震频发,当地震来临时你知道该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吗?
四川阿坝突发7级地震,地震中该如何保护自己?
下面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一网友说:
国内外地震伤情况表明,地震造成室内人员伤伤亡的危险主要来自4个方面:
1、房屋倒塌砸压。
2、室内悬挂和摆放物掉落砸压。
3、外逃过程中被倒的女儿墙、围墙、高门脸、装饰物等砸压。
4、外逃过程中发生踩踏事故等,以及由于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的伤害。
针对以上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危险,国内外提出了各种震时避险的方法和措施。结合我国目前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地震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归纳出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_就近室内躲避。感觉地震发生时,就近躲避在小开间房屋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下,采用蹲下的姿势,降低重心,用双臂或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等强烈震动过去之后再行快速的撤离室内,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带。
2、躲在坚固的家具旁边。当建筑物发生倒塌时,天花板和墙体塌落可能砸坏室内物品和家具,如果人员躲避在下面,容易造成伤亡,但天花板和这些物品或家具之间往往形成一些空隙,如果躲在这些空隙里将会减少伤亡的可能。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躲到具备支撑能力的物体旁的做法。具体躲避位置的选择包括承重墙/构造柱与承重墙形成的角落等安全三角区,或者承重墙边的卫生间/结实的床侧面。
3、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震中附近的学校,快速外跑的措施,使得一楼/二楼的师生大部分成功避险,三楼个别跑出,四楼没有跑出的,但靠近顶层的被告压埋人员容易得到营救。据此,人们总结出:“(对于楼层数只有四五层的)一楼/二楼往外跑,三楼以上向顶层跑”的方法。
上述几种震时避险的做法,都是根据历次震例经验总结出的,能否成功都有一定的先决条件。我们在这些做法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地震背景和所处房屋的抗震性能,分析判断房屋可能出现的破坏的情况,并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居所环境条件,合理选择。
另一网友说:
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口伤亡的天灾,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你知道地震来时如何保护自己吗?
地震来时如何保护自己??
1、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答: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答:a、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b、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3、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答:a、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坚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b、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4、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答:a、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b、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坚固的桌子下(旁)或床下(旁)。
c、震时不可取的行为
——滞留在床(炕)上;
——躲在房梁下;
——躲在窗户边;
——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5、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
答:——尽快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或桌旁,震后迅速有序撤离;
——正在工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躲在安全处;
——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
——特殊工作部门(如电厂、煤气厂、核电站等),应按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行动。
6、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答:——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
——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解开领扣,保持呼吸畅通。
7、在户外怎样避震?
答:a、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等。
b、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砖瓦、木料等物品的堆放处。
c、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棚;
——危险品如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8、在野外怎样避震?
答:a、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b、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
——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预防地震的方法
一、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二、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发生地震,就可能使我们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交通系统,生活必需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卫生系统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首先要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其摆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同时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窗上贴上防碎胶条。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为脱离危险,你也许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时间,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会帮你度过难关。这些物品中包括现金、饮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药品。
三、学校应做好地震前的准备。
在中、小学应该普及防震知识,震区学校应有防震训练的方案,若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老师应马上给学生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让学生就地闭眼伏在课桌下。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家庭和学校要经常沟通。震区有条件的学校应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配,直到个人手中。
地震常识
(1)猫、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地震时,如果你不能从门或窗口逃生,你也应该这么做。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而且你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就可以做到。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一个大件,它仅受到了略微的挤压,但在靠着它旁边的地方留下了一个空间。
(2)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安全系数最高。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则要少得多。
最后为灾区祈福,希望受伤害的人可以少很多很多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说话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当地震发生时,让自己躲在桌子下面或者墙角,避免砸伤。
当地震来临的时候首先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让自己保持镇定,不要因为地震就乱了自己的手脚。如果地震来临的时候你是在家里那么尽量选择躲避在坚硬的家居下面比如说:桌子下面。或者藏身在三角地地方老师曾经说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信。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如果地震来临的时候在室外那么尽量选择往空旷的地方跑,不要选择站在树下面和房子的下面万一房子坍塌那么也会有危险。可以选择去学校的操场或者公园这种地方通常情况下人数比较少而且面积宽广。
地震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当左右晃动的时候不要随便抓着东西可以平躺在地上,万一你抓的东西因为地震的晃动而松动那么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如果时间足够的话建议带创口贴和一些饮用水,任何情况下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要盲目救人,盲目的救人可能会导致两个人同时陷入困境。当地震停止时安静的呆在原地等候救援就可以了。
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答: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答:a、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b、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