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广州旅行,或者刚到广州不久,本地朋友一定会拉着你去喝早茶,喝汤,吃宵夜...通过各种美食让你认识广州。如果由我带路的话,我会先带你吃碗艇仔粥,等滋润的粥水调理好水土不服的肠胃,再大开吃戒。
广州的粥品又绵又滑,轻轻舀起,米粥挂羹,滑过舌头,到了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尤其是那碗集合海量食材,经过细腻烹煮的艇仔粥,鱼鲜肉美,带点脆油条丝、一把花生小米,真是嗲不死人。
艇仔粥是一款经典的广府粥品,诞生于广州河上,见证过百年广州游船河,啖虾啜粥的生活。游船河,即是坐船游玩。如今,舟艇如织的风景不再,艇仔粥也从船上搬入了粥铺、茶楼,老广对艇仔粥的感情依然不变,今期茶余饭后的故事,半岛君同你讲讲艇仔粥的今昔过往。
荔湾晚唱,艇仔粥
早在明末清初,广州荔枝湾已是富商大贾们种花,种藕,种荔枝的世外桃源,每逢夏日黄昏,不少文人雅士和游客乘坐小艇到此一游。
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
当年的荔枝湾上,紫洞艇、洋板艇往来穿梭,一派生机。
紫洞艇装置优雅,是有钱人家用来大排筵席的场所。
洋板艇相当于今日的游艇,以前的中产(医生律师、文人雅客)钟意在艇上打麻将,听粤曲,也不乏一些浪漫的年轻人坐船拍拖。
清朝画中的广州游艇
游船河有点少得食?当洋板艇开到出海处,客人玩得尽兴之时,各式食艇开始映入眼中:有插上粥字旗,卖粥品的粥艇,也有卖西瓜荔枝、汽水的果艇...
一些好唱口的船家边摆船边唱歌:艇仔粥,艇仔粥,爽口清香唔使_,一毫几分有一碗,好味食到耳仔郁~
可惜啊,时移景迁,到了20-40年代,河涌污染严重,撑船的_家人迁居陆上,河水煮粥,艇上食的风味也不复存在了。
变成景点的荔枝湾
正宗的艇仔粥,滚粥烫生料
一碗正宗的艇仔粥,用鱼骨熬粥底,滚粥撞熟粥料。将生鱼片、叉烧片、土鱿丝、海蜇垫于碗底,滚粥冲入,碗里易熟、半熟或全熟的食材一烫即熟,最后撒上一把又香又脆的炸花生、葱花和油条丝,就可以搅拌开吃。
这样的艇仔粥,绵滑细腻,吃到叉烧和鱿鱼须,带韧;海蜇丝和炸花生,带脆;浮皮和鱼片,带爽...各种口感令人惊喜。
艇仔粥料足粥稠,加一份煎面,是不少芳村人从小食到大的宵夜,看来珠江边上的艇仔粥,始终最对老广的胃。
西关美食:艇仔粥、捞鱼皮
西关的歌谣、曼妙的旗袍、趟栊门、满洲花窗、艇仔粥、鸡公榄...直到今日,艇仔粥依然是西关名片,老西关依然会钻进荔湾老巷,吃碗艇仔粥。
这很简单。首先,粥不能像饭一样干干的粒粒结在一起,而应该有水分,所以煮粥的时候要比煮米饭多加很多水,以免使粥煮成饭。因为粥属于流食,所以粥要稀,但也要有一定的比例。比方说一碗粥中不能水过分多,而其中的米粒过分少。这样就不足以为粥了。
其次,不能水米相离,我们去食堂买粥的时候往往会吐槽粥不像粥,特别难吃,重点是属于我刚刚说的水米想离的那一种,所以,这种粥,不管他卖的有多便宜,都不能算一碗真正的粥。
最后,我认为我吃到过的一碗真正的粥是我们食堂新开的一家砂锅粥,当然价格也是相对贵的,起步价6元,可是特别好吃,既有水分又有米粒,米和水之间相融的特别好,重点是还有小菜,说到这,一碗真正的粥应该还要有小菜搭配,不管是糖也好还是萝卜干也好。
我认为一碗真正的粥一定要浓稠,无论里面加没有加其他的东西,都一定要软以及稠。如果不够浓稠的话只能算的上是一碗稀饭。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稀饭就是粥,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稀饭只要是里面的大米熟了就可以称作稀饭,然而一碗真正的粥需要有火候的掌控,将里面的大米煮烂煮细,散发出浓浓的大米香才能算得上是一碗真正的粥。
我记得曾经我有段时间生病住在了医院,医生嘱咐我的爸妈说我只能吃清淡的食物,于是我的妈妈给我熬了粥喝,对于我这种无肉不欢的人来说,看着就没味道的东西我就不想吃,但是迫于无奈,我必须得吃。
于是我才开始不乐意的喝粥。但是我喝的第一口就发现了,这个粥和我平时喝的有那么一点不一样,这粥喝着软糯糯的,很香,于是我第一次一次性喝了三碗粥,并且认为这才算是一碗真正的粥。
剩的一碗粥应该是很有营养价值的,首先粥里面可以放一些蔬菜或者是枸杞,这样能够补充营养,粥的粘稠度一定要很好,喝起来才更有口感
做粥推荐的基本都是大火烧开,然后下入食材,小火熬制半小时或者一两小时这样的。这是火候。
我觉得一锅白米熬出来的白米粥,就是真正的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