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甲基四胺,不就是乌洛托品嘛,这个可是有剧毒的,我说下这个防护措施吧。
⑴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⑵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
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
通用名乌洛托品 ,标准命名为六亚甲基四胺,为多环杂环胺类化合物,常用于化工、医药、合成材料等行业。
六次甲基四胺,标准命名六亚甲基四胺,俗称乌洛托品,为多环杂环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类似于金刚烷。
常温下该品为白色具有光泽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初甜后苦,对皮肤有刺激性,加热易升华并分解,易燃,易溶于水、乙醇、氯仿等极性溶剂,难溶于乙醚、芳香烃等非极性溶剂。
作为胺类化合物,六次甲基四胺具有弱碱性,能够与酸反应,也能够生成季铵盐,但是,六次甲基四胺在酸性水溶液中不稳定,容易分解为甲醛和氧气。与硝酸反应,根据条件的不同,会生成六次甲基四胺硝酸盐、六次甲基四胺二硝酸盐以及炸药黑索金。
作为单一产品,目前主要有化学试剂 六次甲基四胺和工业六次甲基四胺两个国家标准,随着其用途在高分子材料、食品、药品等领域的不断扩大,相继颁布了一批国家标准。
险性类别
易燃固体第2类,皮肤敏化物第1类,皮肤腐蚀/刺激第2类。
⑵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和食入。
⑶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⑷环境危害:
⑸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接触可引起皮炎,奇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