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胜怒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中医认为,怒为肝志,悲为肺志,因金能克木,而肝属木,肺属金,所以可以用“悲”来治疗各种由“怒”引起的疾病。比如:在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坏消息,让他突然悲伤,这样就能把他的怒火给熄灭了。以悲胜怒法是中医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之一。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有一少妇,因丈夫出轨而愤怒导致一病不起。一名医生让她的丈夫把一块石头煎煮至烂后取汤给她服用,其夫信以为真,昼夜不停地煎煮石头,这位妇人见到丈夫如此关心体贴自己,并熬红了双眼,心里感到非常悲伤、心疼,结果其病不久就痊愈了。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小提示:在生活中,当我们无法克制自己要发怒时,不妨也想点令自己悲伤的事情,以此来抑制愤怒。
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
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这主要是因为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就是金克木,肝主怒,大怒则肝火不能收敛,就用肺金收敛的方法来降肝火,在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很坏的消息,让他突然悲伤,这样就能把他怒火给熄灭了.
正如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阐释情志养生的时候,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而不虐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若胸中无材器之人,亦不能用此五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