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通了赞赏功能,除了亲朋好友的捧场,陌生人里打赏的,有的是文字触动了他们,说出了他们心底想说的话,有的是赞赏文章里弘扬的正能量。
前几天收到最高打赏100元,是一位同做公众号的陌生友人(说陌生也不陌生,因为我们经常互相给对方的公众号点赞,也曾交流过写文章的心得),他赞赏了写聂树斌案的那篇文,留言希望我能多写一点弘扬正义的文章。
每次收到微信的打赏提示,我都特别开心。
还记得开通微信赞赏功能之前,在简书收到一位主编5元的打赏,那是我第一次收到陌生人的赞赏,我简直激动得要热泪盈眶了!其喜悦程度不亚于考上大学、找到工作的兴奋!区区5元钱,在那一瞬间竟好像让我看到了一条以文谋生的康庄大道。(当然,我只是在梦里幸福的沉浸了10分钟,很快我就梦醒了,因为我知道自己水平还差得远呢!)
每次看到我为了几块钱的打赏高兴得跳脚,或者读到我在微信里的赞赏引导语“赞赏几元,给娃买盒牛奶”,“天冷了,买条秋裤”之类的,我妈心里就很不是味儿。
她说,闺女,我咋觉得你像要饭的呢?
我说,我付出劳动,换来钱,怎么就成了要饭呢?干什么职业不都是付出劳动,然后换来钱吗?
其实,我理解我妈的意思:她是怪我放着好好的英语培训不做,非得几块几块地挣这费脑力的辛苦钱。(做培训也得费脑子,不过还是比写文轻松多了。)
可是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啊。
就像流浪艺人,街头而坐,放个帽子,我自弹唱,打动你了,就抛几元。
其实,做艺术搞文学的,除了金子塔尖的,又有几个能靠文艺来养活自己呢?
可是,仍然有人乐此不疲。
为什么?因为艺术太美好。
连人只要沾上了文艺气质,都显得有点与众不同了呢。
有人说,可是文艺没有用啊。
那什么是有用的呢?
生活并不总是真刀实枪的对决,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平淡或庸碌中渡过。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难道不需要一束花、一首诗来装点生活吗?
那些没有用的,恰恰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是能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东西。
《瓦尔登湖》里说:有时间增加自己精神财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许多人钓了一辈子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
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
挣钱这件事真的会上瘾的,一开始我们挣钱是为了生活,为了家人,后来有一天,挣钱就真的只是为了挣钱。
除了上涨的存款数字,生活中再没有其他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激动和美妙的瞬间,这样的生活何尝不是另一种麻木和悲哀?
我佩服两类人:一类人是没有钱的时候,敢于放下面子和自尊,为自己和家人奔个好生活去低头打拼,哪怕被人踩在脚下,也有“零落成泥碾成灰,化为春泥更护花”的坚韧;另一类人是当挣得钱足以满足你的温饱和自尊的时候,敢于放慢挣钱的脚步,去追寻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比如少年时理想,比如一直想要尝试的新生活,比如给家人长久的陪伴。
在这个全民都在追逐GDP的年代,敢于放下手头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去追求一点意义和价值,需要的可不只是一点勇气。当你逆流而上时,周围所有的不解和诧异,都会成为你前行的阻力。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梦想和现实怎么选择?”
我回答,那得看你的经济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
如果,家境比较好,那么你可以梦想为先。不论是否成功,此生无憾。
如果,家境普通,那就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了。毕竟这个社会还是喜欢以金钱论英雄。
如果,家境困难,那啥也别说了,先赚钱吧。我们总得先生存下去,才有能力谈生活。
我也是遵循了先生存再生活这条路。
很多朋友认为我一定读过很多书。其实,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读书不能算多的。初中高中忙着升学,时间都用来刷题了;大学时忙着兼职考研,时间都用来学英语和赚钱了;工作了,忙着结婚生孩子评职称,时间又占去了不少。
总结一句,大部分的阅读都是功利性阅读,真正为着兴趣和思考而阅读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我亲爱的学生们,你们一定要利用大学时光多多读书啊,因为你会发现毕业之后就更没有时间了。)直到这两年,经济状况好一点了,我才想放缓一下,重拾年少时的文学梦。
为了有更多时间更文,我减少了招生量,可我不后悔。毕竟,钱什么时候赚都可以,但梦想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有能力的话,还是及早开始吧。
我爱钱,可是我从来没有专心致志,一门心思地去赚钱。
在培训做得最火的时候,一些机构找我去代课,还有人找我合作想一起办培训学校。
我都拒绝了。
我当然知道租个场地,雇几个人当助教,然后敞开了口子招生,挣得钱肯定比单打独斗要多得多
可我那时候刚刚怀孕,一个新生命马上降临。我心里有数,摊子铺大了,就势必没有那么多精力来陪孩子。而且,家长们是冲着我来的,招生多了,就得雇人上课,对学生也不太负责任。
所以,办学校这事就这样搁浅了。
直到现在,我还是在自己小小的工作室里,认真地带着有限的几个学生。
船小好调头,累了就少招几人,闲了就多招几人。
我只需对我的学生负责,再无其他负累。
自在而惬意。
现在,我又重拾了写作。虽然文字还不足以维持我的生活,但她记录了思想的痕迹,让我在鸡零狗碎的苟且中得以超脱,享受内心的宁静。
写作还让我爱上了孤独(你要知道,从前我是多么害怕一个人待着),一个人和自己对话,体恤自己那颗孤独的心,然后把所有孤独和纷飞的思绪都化成文字。
我享受这样的时刻。
写作还让我结实了许多有追求、有趣、有故事的人,逼着我看了很多想看却一直没有看的书。
除了影响挣钱,写作带来的好处真的太多太多。
由此可知,做一个乞讨者未必不是幸福的。
有时候,是我们给自己设定了太多限制。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
为什么不勇敢一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为什么不能对那些不一样的生命状态多一点包容呢?
暑假去长岛旅行,住渔家乐。店主是一对老夫妻。相比其他店家的各种网络宣传,老两口显得很淡然,有一种靠山吃山的淡定。
聊天时我问老人:“为什么不做做广告?”
老人说:“女儿大了,生活得挺好。我们老两口要那么多钱干嘛呢?钱是挣不完的。”
老人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出海打渔。在别的店,这个项目是要收费的。他却随性而为:遇到有钱的客人就象征性收一点,工薪族的游客他就免费了。
老人不但免费开船带我们去深海垂钓,还请我们吃了他刚钓来新鲜海鱼。
晚上,老公买了两瓶好酒。我们四人就在小院里对月而酌,我们看起来不像游客和房东,倒像两对久别重逢的老友。
老人淡然随性的品性,使他交了很多知心的朋友,也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我欣赏老人对钱的态度:要去赚钱,但不会为了赚钱而忽略了生活。
有多少人能明白,在赚钱这条路上,也要适可而止。
当我们累了,烦了,能否停下手头的庸碌,允许自己花10分钟的空闲听一首歌,品一杯茶,给灵魂一个喘息的机会?
别再被成功学忽悠了,别再把日子过得像打仗一样,时时刻刻紧绷着,心心念念要功克一座又一座堡垒。
有时候何妨用一种乞讨的态度过生活?
随性而活,顺心而为。那些在过程里收获的美好,才是生命的馈赠。赚钱这件事,你得悠着点。
写火热的人生,讲震撼的故事。微信公众号:奇奇漫悦读(ID:qiqimanyuedu)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曾说,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发财嘛!我想这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但是我对这种回答是嗤之以鼻的,尽管我也很喜欢钱。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出身农村,对于金钱还是有点概念的,从小就很少花钱。现在上了大学,出于各种原因,对于金钱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也会去找一些兼职来赚零花钱。但是我不想我的青春过得太累,不想为了钱就失去了很多玩乐的时间。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所以为了能够在未来过得好,现在就需要努力奋斗。但是有了钱就一定会幸福吗,那为什么很多富翁身边都会有很多保镖呢?我在暑假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去某电子厂上了一个月的班,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单晚上11点,而且没有周末。虽然工作挺辛苦的,但是最后领到工资的时候很开心。但是如果让我不说一年,就是半年我也受不了。不是我不能吃苦,而是我宁愿少拿一些工资而能够多出一些时间来自己安排。每天像个工作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快乐,那和僵尸有什么两样。当然我并不反对那些热爱工作的人,好多人能够做着自己爱好的事情同时又能够有收入,这是最幸福的事。
有钱不一定幸福,没有钱不一定不幸福。而且钱是赚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赚钱要靠脑子,只有会花钱了才会赚钱。我说的花钱不是败家,而是能够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效益。平时也应多消费,有些正确的消费观。赚钱的首要目的是能够维持养活自己,简单说就是不让自己和家人饿死,做到最起码得吃饱穿暖,然后再考虑提高生活条件。
金钱诚可贵,时间价更高,若为幸福故,两者皆可抛。只有感到幸福了才能赚到钱,而不是赚到了钱才会幸福。
其实我不爱钱,我也很会赚钱的呀,在穷人的人中,我的收入是算高的,其实我也对钱并不太感兴趣,因为我完全可以养活一个家,完全有能力成为有钱人,只是自己做生意起步晚,以前打工而已,打工能赚多少钱呀!几干元一个月,没有任何额外收益,现在一个月至少有一万元,但是我就是无法泡到妞,我不会泡妞的呀,根本不会,怎么办,即使女神给了我聊天方式,面对陌生的女神,我始终无法跨越到无话不聊,无话不谈,根本就找不到话题,怎么办,教教我呗,我现在想把自己的收入迈入月收入两万左右。
不知道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