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过过穷苦的日子,作为学生的我暂时还体会不到父母那一辈的生活到底有多穷,不过经常通过老一辈人的描述多少也有所了解。
那个年代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父母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和村子里一群小朋友捉迷藏,听老人们讲鬼故事。每天都吃不饱,只有一个逢年过节才能看见肉,有句话叫新老大旧老二,穿的衣服永远都是哥哥穿小了的旧衣服。冬天特别冷,没有厚被子,只能在床板上盖一层厚厚的草。我妈初中毕业就没有上学了,因为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男孩子身上,从小就要帮家里干农活,不像我们现在过的无忧无虑。
所以当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也逐渐变得好起来,他们努力想要让我过的更好,供我读书,供我吃穿。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每个月领着固定的生活费,而这些只能维持我日常生活吃喝,想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衣服、化妆品、电子产品还有出门旅游是远远不够的。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钱,只能靠自己兼职获得,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呀!
我没有存钱的意识,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永远跟不上自己的需要。有时候购物超支,花呗欠了几百块钱都还不起,只能从生活费里扣。最穷的时候,中午买一份盒饭留一半晚上热着继续吃,这样既省钱又能减肥。不敢逛超市,他轻轻松松两百块钱就没了,更别说水果饮料了,简直就是奢侈品。就连出去同学聚会都要掐着手指头算钱够不够,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少找朋友借钱。有时候也在想为什么生活过成这样子?我不怪我的家人,只想着自己未来能通过双手改变生活质量!
07年3个人在杭州 夏天啊 总共有460块钱,租个房 300 押金100 剩60 那屋还是楼顶的 热得要命 每天晚上洗澡3次 这60必须撑一个星期,我上班的地方到住的地方坐公交要50分钟,每天早上上班坐公交,下午下班走回家 要走2小时,还超近道的.回家一碗沙县的拌面 2块一碗,3个人分了吃,那两个哥们白天要出去找工作,坐车要花钱,中午都不吃的,白天找工作的事完了就走路回家。杭州的公交是2块起步,最后两天的时候,实在熬不住了,把一哥们的手机卖了30,赶紧去麻辣烫,叫了3个鸭头,9块钱,一人一瓶啤酒,跟老板强调了很久,必须要冰的,一人一大碗麻辣烫,当天晚上30块就败光。回家翻枕头,床脚,好不容易凑一毛硬币凑够2块够我第二天去上班坐车用。
爸爸胃里长了恶性肿瘤,做了手术,花了十几万,欠了很多债,现在在家休养,我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在工作,我今年20岁,在上海,每个月工资只有三千多,每个月打2500回家,五百租房子,养了一只流浪猫,每天带做公交车我只能用10块钱,其中有8块是做公交车的,(别问我为什么是8块,我离公司很远,公司附近的房子租不起,每天六点钟起,晚上六点钟回),中午在公司吃,每天晚上就回家煮面条,四块五的面条我可以吃四天,清汤挂面,没有作料。
我黎明即起,生一炉火,沏一壶茶,出门送最后两颗星回家。这意境我怎么用一个字来概括呢,穷!
差不多就是每天早上只吃一个馒头,中午和晚上都在食堂吃餐盘。
最穷的时候就是连饭都吃不起的时候,没钱交水电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