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按理说婆婆都是从儿媳妇熬过来的,怎么就不能理解媳妇的苦呢?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双方有利益分歧
婆媳住在一个屋檐下,自然就会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希望家庭兴旺,这一点还是能够达成共识的。但是在家庭中还会出现管理权、经济支配权等,谁管家谁就有支配权,于是就会出现明争暗斗。
儿媳没有进门之前婆婆管理了这个家几十年,这时候把大权交给儿媳,角色互换婆婆就会不适应,尤其发现儿媳花钱大手大脚非常败家的时候,婆婆就会安耐不住开始挑刺。
就算是双方同时管理,也会因为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需求不同出现分歧。
生活习惯不同
婆媳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家庭,因为儿子丈夫才走到了一个屋檐下,他们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性、生活背景,突然住到一起开始新的生活自然就会出现诸多的不便,性格好的婆媳能够相互理解和照顾对方的情绪,要是遇到恶婆婆和不懂事的儿媳,便会矛盾丛生关系紧张。
平衡出现问题
儿子在两个女人之间起到一个平衡作用,儿子发挥正常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加强,反之就会成为矛盾的焦点,成了两头受气。只要儿子不是个妈宝男,家庭中的一切开支、活动等夫妻之间就容易达成共识,并且一定会超过母子之间的观点,这样婆婆会产生了儿子被抢走的心态,于是就会迁怒于儿媳妇导致矛盾升级。
旧社会的儿媳妇在婆婆家是没有地位的,吃的比猪差谁的都狗晚,儿媳嫁到婆家的第一天就开始熬着,遇到恶婆婆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好不容易熬的儿子娶了媳妇,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婆婆,就忘了曾经做儿媳时受的苦,于是就把自己受的苦让儿媳在遭受一边,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婆媳关系恐怕是天下最难相处的一种关系,相处不好直接影响到家庭和睦。
我觉得应该是因为婆婆觉得儿媳妇没有自己当年做的好,所以很是不能理解。
因为她们现在角色已经转变了,她们经历了这些苦之后自己心里是不甘的,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体验一下。
因为她婆婆在儿媳的时候,她的婆婆也是这样的,自古以来,婆婆都是以过来的身份告诉儿子和儿媳要怎么去做,只要不要闹矛盾就可以,有什么话,找个时间说清楚。
因为大家考虑问题都是习惯性站在自己当下的角度去考虑,所以会忽略别人的感受
只能说这两个年龄段他们的价值观念不一样,所以生活习惯啊,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