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起大同,都是灰蒙蒙的印象。大同产煤,由工业污染,生活用水和空气质量都不怎么好。很多在大同大型国企里上班的工人,在退休以后选择离开大同,去别的城市生活。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接父母的班,也会选择在环境优越的城市里重新打拼。也因此,大同的处境尴尬。一方面是一顶“凤凰城”的工业的帽子,另一方面大同有非常不错的旅游资源,位列全国9大历史名城。所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古遗迹保护利用,是大同的新课题。
在一位大同老朋友的强烈邀请之下,上个月去了一次大同,回来是对大同满满的敬意,大同大已经大不同。
我们当晚住在大同市中心钟楼旁边的一家酒店。从楼顶四下眺望,看到的尽是低矮的古建筑群。高高的城墙把大同分为新旧城。城东郊盖起了大片大片的住宅高楼群,一到夜里反而城内静悄悄的,少有拥堵之感。
城内由于重修了气势宏伟的代王府、华严街、纯阳宫、法华寺,与之前的华严寺、善化寺连成一片,成为名符其实的古城,穿越感极强。城外12公里处的云冈石窟面貌也焕然一新。先是十里河得到了整治,石窟旁边的晋华宫煤矿也被改造成很有地方特色的地质公园。
东郊的御东八大馆正在修建,其漂亮的外观造型一看就是大手笔。随着大同博物馆对外开放,游人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清晰脉络的大同。
整整游览三天时间,看不到这座城市工业的形迹,在去往浑源县和阳高县的路上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的风光。那些远去的文化和古香古韵再次展现给来客,又重现“三代京华 两朝重镇”的风采。
大同作为过去的煤炭基地,转型向旅游城市发展,要走的路还很长。政府肯定会有一系列政策形成。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市民,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大同人生性豪爽,热情好客,但相应的我们的脾气也比较耿直,所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每个大同人应注重的关节点,让游客宾至如归,感受到大同最美的人文环境,是每个大同人的义务!
大同海拔1100米,地势高风大,中小厂子都牺牲了,不烧煤,居民用天然气用电,自身污染少排污能力强,所以大同兰不兰都难,你信不信?反观京津冀,海拔在百米之下,北有燕山山脉西有太行山,使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度大汽车云集污染严重,两相比较,他们要赶上大同兰,路还很长还得做大努力,你认为如何?
大同市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同市民应该感谢两个人,耿市长,是他为大同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个就是现任武市长,其在经济发展上非常有才华,是一个干事实干大事的人,希望大同以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
现在平城区环境确实不错,空气质量很好,城内绿化程度也很高,但部分地区例如恒安新区还是脏乱差,人口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到位,旅游业难以发展。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同人,觉得它确实是有很多进步,也有很多问题待治理,我相信它会变好的
03年第一次到大同时我哭了,因为我从没见过这么落后的城市。过了几年后大同有机场了,在上空看到这城市感觉这城市有些自己的特色建筑了。再后来我嫁到了这城市,那时正是耿彦波当市长。又过几年……大同真的大不同了,到处有美景可看,有美食可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