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不叫停电,叫拉闸限电,简称拉电。为保证居民夜间用电,厂里最严重的时候要停四开三。居民用电则是基本固定每周拉一个白天,如果负荷情况好也可能提前来电,所以肯定是越热停电时间越长。报纸上号召大家都去附近的图书馆、学校、防空洞度过40度的白天,那些公共设施每天都像台风后的防灾救济点,大家席地而坐,打牌,孩子写作业。有一次我忘了当天拉电,等停电时已经太热没法去图书馆了,好在还有水,只好用水桶泡了毛巾把自己弄湿,不停地换,再抹上花露水,躺在麻将席上熬过了一天。因为不能开冰箱也不能吃棒冰。现在还记得电扇终于转动起来的时候的心情。
最怀念是以前高中时候晚自习的时候停电了,那个时候每天早上不到7点起床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才放学,每天可以说很辛苦了,平常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还感觉有距离,做个早操大家也是懒洋洋又不整齐,但是每次停电的时候整楼的学生都表现得整齐又团结,整栋楼都响起欢呼声,这个时候我一般会趁黑在教室跑来跑去,吓一吓这个,又故意逗一逗那个,更兴奋的是,停电的时间超过几分钟,就可以打着买蜡烛的名义慢慢摇着去小卖部晃悠一趟,那情景跟囚房出来放风也差不了多少。
读研期间和室友在宿舍煮火锅,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寝室里开着暖风机,我们买了丰富的食材,准备好好享受一下周末。我们撑开桌子,准备好食物,摆上锅碗瓢盆,准备大搞一顿,不一会,锅开了,我们下了半斤上等的羔羊肉,我们举着筷子,有点迫不及待,等待着羊肉变色的那一刻。 然后“滴”的一声,在漆黑的房间里,三举着筷子的人仿佛凝固住了,相对无言,宛如三个智障。
爸妈爱玩,印象中很多时间都是自己在家过的。一次停电,也不是停电,是老式电表箱保险丝烧断了,自己不慌不忙找到手电,出门开电箱,研究了一下,确定断闸,拧螺丝,找替代品,弯成S型再拧上去,再拉闸,来电了,讲起来轻松,当时每步都很紧张,分分钟被电死,觉得自己是007,那之后更独立了,觉得老子都会修电门了,还有什么不能做。
去年台风很大,在山里唯一的山路被山体滑坡封死了,停电了两天三夜,一个人吃了冰箱的一箱雪糕,五斤肉,七包速冻饺子,手机和充电宝完全没电,手电筒都没电了,到了第二天晚上点着油灯在看书,因为无聊,白天吃饱就睡,睡了就吃。夜晚就点着油灯看书,屋子漏水刚好在卧室的位置,把床给打湿了,只能在沙发上睡。
高二有一次下午开始停电,到了晚上还没有来电,我们开始暗喜,想着老师会不会取消晚自习,结果等来了老师提着一袋蜡烛,说很快就会来电,我们坚持一下,然后我和我同桌就比了个心,我拿着手机拍了张照。想想那个时候可真好,真是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