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刚进入腊月就开始数着日子,天天的问着父母哪天过年,还有几天过年?那个盼啊!盼着过年买新衣服,吃好吃的,赶年集,买鞭炮,年集上人山人海,各种吃的,年画,鲜花等等等等,最后买红纸毛笔墨汁(回家找村里毛笔字写的好看的人写春联),这一趟年集赶完能兴奋好几天!
我们村春节是最热闹的了,大年初一早上放完鞭炮便拜节,吃过早饭男人们便敲锣打鼓,妇女们便扭起秧歌。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到了晚上广场聚更多的群众,唱秦腔,表演各种娱乐节目。最热闹莫过于正月十五耍社火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各种芯子,锣鼓队,仪伥队,高桥队,那真叫个热闹翻天。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一般是年三十夜零点一到即放鞭炮、意喻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有个响亮的开张,各处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晨㬢初露。这就我们湖北武汉的春节习俗。
年三十晚上守夜、全家吃团年饭,有自家做的或买回来的肉圆子(意喻团团圆圆、合家欢乐)还必须有一条整鱼做好放在盘中、置于席上,意喻年年有余(鱼),此鱼是当时不能吃的、只作装点和摆式,年三十过去了才能吃。另外贴春联、放鞭炮,意喻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给家中未成年男女孩压岁钱(红包),意喻又长一岁了,给个红包以图健康成长的吉利。
贴对联,大年三十晚上守夜,到了十二点要鞭炮,大年初一烧香拜佛,看戏,初二开始就走亲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