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处理的:1,把一些我不需要的课外书籍,送给我的学弟学妹。一来他们也省去了买书的开销,二来我又没有浪费这些书。2,把一部份我用不着的课本,寄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或老师们。当是为这些贫困山区的人们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让每一本书,都物尽其用而且又很有意义。3,最后剩下的就是我自己个人需求的书籍,这也很好办,先把租的地方搞定,然后,约个顺风车,一次性拖到住的地方。没事时还可以看一看,两全其美。
大学时的课本和课外书籍最好都留着,以备后用。我猜谁也不好说自己上大学的时候,课本上的所提到的内容全都理解,并且深记。保不齐啥时候用到了大学时学到的某一个知识点,可是自己又不是很熟悉,这个时候就是用课本的时候。无论是课本还是课外书籍,既然可以到你的手里,就应该好好保存,就算自己用不上,亲朋好友有时候也许会用到。大学时的专业那么多,课本那么多。没一本课本都有其独特的知识架构,值得我们深究!
课本留给有需求的学弟学妹,也算是再利用,为环保做点儿贡献。课外书籍有许多需求的地方,最好是发布相关信息,找到真正有需要的群体,予以捐赠。这方面像社区图书馆,敬老院,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都有需求。这么做个人觉得很有意义。当然,如果找不到对应的需求者,也可以考虑拿到跳蚤市场去买,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价值的东西不该丢弃。
课本这类专业书籍,如果作有笔记和心得,那就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可以留给师弟师妹们,但要是觉得对自己还有用处,那就自己留着;如果学得不怎么样以后又用不着,那就卖了吧,可以废品利用,绿色环保。课外书籍适合的人群更多,应物尽其用,可以捐给贫困山区或者苹果书屋。
我觉得课本可以卖掉,比如在闲鱼上就可以,这样有需要的人不用去买书店里的,可以节约点钱,同时也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课外书可以留下,通常来说,毕业以后大部分人不会看课本,但是为了陶冶情操和提升自己,往往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
我毕业的时候,课本基本上都留下了(能作为教科书存在,里面的谬误一定极少,留下做资料书查验ps:我学医的。),笔记本留作纪念,课外书喜欢的或者有价值的留下,余下的我全都打包卖给收二手书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