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每天都会上网,有一天不能上网了我们就会觉得缺点什么似的。现在有传言说,因“在网上做错事”而跳楼自杀,网瘾影响惹起关注。上网时间愈长、网瘾愈大的人愈容易感到寂寞,每日上网8至10小时的严重网瘾者,寂寞感愈高。网络成瘾究竟有哪些信号呢?如果不小心网络成瘾了,怎么办呢?
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人们为什么爱上网?
网络本来就容易让人上瘾,心理学家大卫?格林费尔德说,因为它能让人不时high一下。这个说法源自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理论:不定期给予奖励比定期奖励更能激发人的兴趣,更能使人沉溺其中。
“这种奖励可能很简单,比如意外收到爱人的来信,一个表兄突然造访,都会让你惊喜,”格林费尔德说,“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获得这种惊喜,也不清楚自己多么想得到它。”
而网络恰恰会像毒品和酒精一样刺激大脑,让人感到快乐,不断给予奖励。人们打游戏通了一关、升了一级,搜出了帕丽斯?希尔顿的一条新八卦,大脑边缘系统都会受到刺激,释放出能让人快乐的多巴胺。大脑会记住这种快乐的感觉,鼓励人继续上网,以再次获得这种体验。
同时,对于那些本来就对一些东西上瘾的人来说,网络的诱惑力更大。无论他们是赌博成瘾还是购物成瘾,网络都能纵容他们的行为。而现在,上网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想与那些诱惑绝缘并非易事。你可以路过酒吧而不入,但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和网络绝缘一周以上的时间是无法想象的。“人人都能接触和使用网络,并且可以承受它的价格。”西雅图的心理理疗师、ReSTART的创始人之一希拉里?
警惕网络成瘾的三大信号
如果孩子出现了下面的症状,则应该高度警惕网络成瘾。
第一,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第二,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
这些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而且上述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
第三,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有一部分人行为难以控制,带有冲动控制或者强迫色彩,需要考虑要配合药物 ,在专业医师的系统的指导下 来控制他的那种强迫和冲突 ,就像治疗强迫症一样,情况比较复杂 ,需要药物加上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医学界用于治疗网瘾的药物主要为抗抑郁药和情绪稳定药这两大类。药物疗法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戒除网瘾的目的,是因为药物可以抑制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产生,减少人的兴奋度,从而起到戒除网瘾的目的。对与已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症状及人格改变等严重的网瘾患者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最后提醒大家,与物质依赖的成瘾行为相比,网瘾患者没有受到任何摄入物质的影响,是一种最为单纯的行为成瘾。所以针对网络成瘾的问题要未雨绸缪,以预防为主,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配合营造好的环境。
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社会对于网瘾的概念和认识以及对网瘾的干预和处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且概念并不统一。"网瘾"的医学定义一直未有公认,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把网瘾称之为网络的过度使用,或者网络的滥用,也有人把它称为网络的病理性使用或过度的使用。
家长和网瘾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网瘾的不良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
我家孩子上学期间叛逆 抽烟 喝酒 不回家 在外面瞎混 接触坏孩子 。那个时候真的担心他出事,当时骂不得 打不得 真的感觉天塌了心疼,但有天无意间上百度找孩子叛逆原因看到了一篇(葛仲涛变形记)。我开始慢慢的教育孩子,孩子也慢慢的改变。到了现在不良习惯改正我太高兴了,学习也前十名,每天都开心到合不拢嘴把孩子教育成功了,分享给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