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苏北指的是江苏北部的地区,包括有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淮安等地区。古时候这个地区是富庶之地,人口密度是苏南地区的2.6倍,相反苏南地区却地广人稀。但是转折点发生在清朝中期,1855年黄海改道,不再流入洪泽湖后横穿苏北,海运取代大运河,而苏北一直以来都是靠盐场和小农经济,原先富庶的对外港口成为了洪灾频发的贫瘠之地。
随着改革开放,长三角地带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前来投资,提供了众多的岗位,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苏北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大量苏北人来到苏南谋生。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大学生来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又推动了苏南的经济发展,使得苏南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苏北苏南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的扩大。
江苏的经济发展呈现南强北弱,而且差距很大,苏北五市很多人打工都选择去无锡、常州、苏州。苏北五市2018年的GDP总量2.1万亿,而苏州一个市就达到1.86万亿。苏北高校很少,企业在考察地点时候,人才资源是核心指标,人才资源最重要的就是当地的高校资源情况
第一:苏北经济发展速度慢,大企业较少,加上工资较低,物价房价高,留不住人。
对比苏南,苏北区域算是长三角区域经济洼地。宿迁、连云港2018年gdp不过2800亿,加上淮安三个加起来也不足苏南苏州、南京的数据高。
因为长江北岸没有特大而强的城市辐射苏北,比如苏北的门户扬州处于江苏中心,却长期交通不好,苏北长期没有铁路网通向苏南和上海。南京以前向西,却不向北镇扬辐射。以前省府看不到苏中苏北。
江苏沿海没有地级市可以发展房地产经济,以前没有房地产的时候人口往资源丰富的沿海距离,现在反而在逃离,南通和盐城都是几百年前在海边,现在越来越多土地从海里露出来却没人
最主要的应该还是经济的发展,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快,而且相对来说,气候也更加宜人。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能够多挣钱,都会考虑去苏北。
因为苏北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工业区少,大企业不多,为了自身发展和保障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留在外地工作。
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是苏北人口流失的一重大原因 ,主要是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更高的薪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