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小汽车是坐出租车,我上车后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关门,摸了半天没有把门关上,出租车师傅看了我一眼,伸手一把就把门拉上了,我瞬间感觉脸火辣辣的。下车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开门,但还是鼓起勇气去开,没想到我居然把车门给反锁了,最后还是出租车师傅帮我开的。以至于后来和朋友做坐出租车,我都是第一个上车,最后一个下车的,因为我不敢去关门和开门。还有一次在街上瞎逛,不小心路过一售楼中心,往里面看了一眼,突然就过来一大妈给了我一张传单,开始介绍起她们的房子来,并让我去现场看一下,说还有公司的车来接。在她的软磨硬泡之下,我答应去了,她马上打电话让公司派人来接我们。等了二十多分钟,车来了,是一辆奔驰商务车,大妈先上车,我紧随其后,等我坐好之后,我以为这车像我们老家载客的面包车一样,需要用手把门拉上,于是我就伸手去拉,司机立马转身跟我说不要动,接着我看着那车门竟然自动合上了。后来的事情可想而知,我到了售楼部,也没受待见,那儿的工作人员礼貌性地介绍了一下之后我就默默离开了。
我老公吧,因为我是从小住城里的,对家里的一些操作有点难度的电器比较了如指掌(比如全自动洗衣机和新式的多功能高压电饭煲),他从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工作后也一直没接触过操作稍微复杂点的家用电器。
我们租的房子里房东给我们配了全自动洗衣机,之前一直是我在操作洗衣机的。那天我想偷懒让他去把衣服扔洗衣机里(冬天,手洗衣服太累人),他去了,在那鼓捣了半天,洗衣机都没响;我就有点疑惑,怎么让他去洗个衣服要那么久呢,洗衣机也没响,然后我就跑过去看看,他看见我来了,他说怎么摁洗衣机没都没反应啊!我低头一瞅,好家伙!开关都没摁呢!他光往程序那个按键怼!然后我就当着他的面给他演示和解释了一遍全自动洗衣机的各种洗法和操作(比如快洗和重物洗)。好了,教会之后他又多了一个娱乐项目,每次要洗衣服比谁都勤快,噔噔噔的就跑过去把衣服往洗衣机里一放,没事的时候还站那瞅着洗衣机洗衣服,时不时开盖看看洗干净没,有几次洗衣机正甩干的时候他把盖子打开了造成洗衣机停止甩干,问我洗衣机为什么不转了,我都乐笑了!
18年前,从农村考到南京念大学,刚去马上面临军训,需要买一双布鞋,两个江苏的同学好心约我逛街去买鞋,我拿了80块钱去的,脑海里还停留在一双舞蹈鞋一二十块钱的概念,没想到直接到了新街口,一进商厦发现最便宜的鞋都二三百一双,我惊叹“为啥这么贵啊,我不买了”,我的两个同学其实是有点惊讶我的反应的,但她们都特别体贴,立刻说“对啊,贵的真没道理”,然后和我一块出来了。现在还常常想起这一幕,倒不至于觉得多么没面子多么受打击,主要是觉得同学是很有修养很温暖的女孩,那是她们习惯的生活和价位,但却没有笑话我的没见过世面。
哦,啰嗦一句,现在的我应该有能力去买好一点的东西了,但依旧不是大品牌的拥趸,可能原生家庭的影响太深了吧,我会为舒服一点的品质买单,但对于几百块一支的口红、上千元一瓶的神仙水还是接受无能
11年左右的时候,在苏格兰,我们那个城市当地人的比例还是蛮大的。
考完试,跟朋友约,想去个环境好一点的地方吃饭,就看到海边有一家餐厅,评价好像不错,就直接去了。
当时我们两个女生一个男生,男生穿了运动上衣和牛子裤球鞋,我穿了条休闲的裙子和皮夹克加靴子,我另外一个朋友穿了个风衣牛子裤。三个人当时就以为要去吃海鲜,并没有想别的任何事。
结果一进餐厅,那个服务生就是穿的好正式,问我们有没有订位。一说没有,他们还查了半天,才给我们带位。坐下一看,周围全是那种当地白人,所有的人全是盛装,再一看我们自己。。。。。。。我隐隐约约的能听到别人在谈乱这三个异类。当时感觉真尴尬啊。
回家google了一下,原来那个是米其林餐厅,好吧!
就前几天第一次坐高铁从都江堰到成都,提前几天到处问在网上买了票,还提前一天去高铁站踩了点,后来提前一个小时到高铁站,在自动取票机那边取了票然后到处问走哪排队,好不容易战战兢兢的轮到我了,我前面的人全部刷身份证都过去了,我使劲刷都没反应,后面的人告诉我,我取了票是要刷票我才知道!更瓜的是我到犀浦要转地铁二号线,我大概九年还是十年前做过一次地铁,但是是在城区,我以为地铁在地下!结果后面地面上就是,我还到处找!坐在车上兴奋的发了个朋友圈纪念了一下,还问别人坐的这个是高铁还是动车,因为听说还有动车,结果高铁就是动车!然后像个白痴一样过了一天!
2002年打架进了监狱,11年后回来,刚到家姐姐给了个手机,发现没有按键,就瞎按,感觉挺好玩,几天就欠费了,然后去移动大厅交费,正好没人,走到柜台前让工作人员给我充话费,手里举着100元钞票,她那个眼神,现在也忘不了,手指着角落那个机子,让我去那里交,我说不会,她转过头不理我,嘴里好像再说什么,我没听清,这时过来一个保安,帮我交了话费,然后我去银行办卡,他们又让我去旁边那个大厅,后来买房的时候才知道那个是贷款的地方,没几天家里安排我相亲,在介绍人家见过面,让我俩出去转转,正好到中午了,想在可德基吃点,我们十八线小县城以前没有肯德基,我也没吃过,进门后就找个桌子坐下,心想这的服务怎么这么差,都没有服务员过来招呼,我不去点餐,那女的也不动,尴尬了有两分钟,发现那边有好多人在排队,才反应过来,这样的事情太多了,那时候真的感觉不适应这个社会,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才慢慢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