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好的,2018年他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六,那为什么经济发展好还有那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呢?这个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先说一下四川省各市的经济排名,四川省2018年的经济总量是40678.13 亿元,成都排名第一,经济总量15342.77亿元,绵阳排名第二,经济总量2303.82亿元。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第一和第二名之间的差距,第二名的经济总量还比不上第一名经济总量的零头,由此可见,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成都的经济总量占了全省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七。
而四川省总共有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除去成都的经济总量,剩下的平均经济总量可以看出是非常低的。所以四川省的经济只有成都发展比较好,其他各地都发展一般,贫富差距比较大。众所周知,四川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口总数已经接近了一亿人口,成都也容不下那么多的人啊,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只有三种选择:第一,在家种地,但是种地的一般都是老人比较多,年轻人很少会留在老家种地,而且种地的收入也只能温饱。第二个选择:在家附近找工作岗位,但是岗位是有限的。所以只有第三种选择:外出打工,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去其他城市工作,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为了赚钱为了生活,只能背井离乡了。
但是我相信四川的其他城市也在慢慢的发展,以后也会发展越来越好的,近些年也有很多的农民工慢慢的回家寻找工作岗位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靠自己的双手赚钱都是光荣的,值得尊敬的。
1.四川人口较多,人均土地少。省内除国企以外的大型企业很少,省内矿产资源虽然多,但是都是国企掌控跟老百姓关系不大。川内所有的优质企业全部都集中在成都,无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人口众多的60,70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但是川人天生的能吃苦耐劳,能消费,舍得吃喝。川内无法满足川人的就业需求,只有外出打工。
2.四川打工者,勤快,踏实肯干。所以最能代表农民工的建筑工人,工厂技工四川人的比例占比很大。其它各行各业四川人都有涉足,四川人功成名就的也不少。很多人不知道为何大多数四川人只知道打工,其实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和生存环境有关,八九十年代四川还非常贫穷,苦日子过怕了,外出打工者如果没有十拿九稳的赚钱项目,是很少想去经商的,甚至有人精打细算做小生意还不如务工划算稳定低风险。所以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务工也是一种经商,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多体现于建筑业装修业的技术工人)。
3.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国家定义为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作为国家的战略大后方,是重要的兵源地,农业基地,劳动力基地。四川人勤劳能吃苦,而且独立性特强。在没有政策扶植没有资源倾斜的前提下,四川人愣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实现了温饱和小康,距离全面小富只有一步之遥。只希望大家无论如何也不要忘记前有川人草鞋出川抗日,后有农民工赤膊出川搞建设,请多多善待四川农民工。请不要歧视农民工,农民工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付出血与泪来建设大都市,新中国。农民工是最伟大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吧:一是四川是人口大省,从开始就有一部分文化程度低的只能选择做民工这种简单的行业;二是四川人基因里就有能吃苦、勤劳、坚韧和灵性这些好品质;三是四川人特有的饮食习惯,舍得吃舍得喝,喜欢吃肉食,这样四川民工的体力持久能力是吃面食民工不能比的,其他民工两三天才能做完的事,四川民工一天就能拿下。四是四川人具有很强的独立能力,只要把工钱提前谈好其它的你就基本不用管了,遇到困难不等、不靠、不拖,自己想办法独立完成,所以到现在民工界就有“四川民工做不了的事那就真做不了”的共识。五就是这样四川民工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能力强工资高,在中国南北都受欢迎,当然,四川民工的总数就很稳定。
首先四川是人口大省,还有不少山区,虽然四川整体经济发展很好,但是跟全国的问题一样就是贫富差距太大,据说全国5%的人占有了90%的财富,你想想这有多可怕,然后问题就来了,富起来的人就那么点,那其他没富起来的怎么办,大部分都选择外出打工了。不能说经济不好,只能说贫富差距太大了。
首先四川是人口大省,还有不少山区,虽然四川整体经济发展很好,但是跟全国的问题一样就是贫富差距太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耕地选择外出打工,而家里附近或省内的工作岗位有限已经容不下更多的人了,所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便越来越多了。
经济好还打什么工!废话,江苏,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整个珠三角,这些地方才是经济真的好,这些地方打工的看就没见过超过十个的!!就算打工,占比例也非常小,都在本省打工,这些人打工的地方一般都是高级的地方,普通打工仔根本接触不到他们,我在深圳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