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1995年开始跟一位四川女老师学习杨式24式太极拳,坚持有几年的时间,但后来由于未能坚持,慢慢地就淡忘了。直至2015年,非常幸运,公司特请来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严翰秀老师(著有《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亲自教授公司员工杨式91式太极拳,终于又有机会延续和传承太极梦了;后来,南宁高新区工会又为辖区职工免费举办了四期91式杨式太极拳培训班,聘请的师博就是严翰秀老师,我只要有空就去参加培训班训练。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练拳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才能精进见效。当初公司员工有几十人跟随严老师一起练习,半年后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五六个人了,再过一年,唯一剩下我一个人了。所以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需要的是坚韧的毅力。全套91式,打完一遍需时23分钟左右,不管再冷的天气,一遍则微汗,两遍则大汗,如有时间再多打两遍,则感觉全身舒畅,柔和轻盈。所以我这几年病不敢近身,药不敢来找我,最明显的是去西藏,由于高反,伙伴们病的病,疼的疼,卧床的卧床,我却能半天就能适应,活蹦乱跳,羡煞他们。另外,我觉得拜师或跟随老师练习,尤其是资深真传老师,进步会比较快,因为最关键的是老师的教法得当,化繁为简,通俗易学,而且分析、讲解科学准确,动作规范到位,不易伤到身体,否则容易伤到膝关节,适得其反。祝各位拳友拳艺精进,心康体健,人人长寿!
96年在北方雪城向一位默默无闻的老拳师学习杨式太极拳,师傅当时将近80岁高龄,后来才知道师傅弟子们大有来头,有陈氏太极拳的传人,有武当的弟子,还有搏击高手。有位师兄看起来年龄比我小,20多岁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他实际年龄已经40多岁了,他跟师傅修炼内功,早已打通了大小周天,所以变成了冻龄人。后来我离开了雪城,师傅送给我了一本失传的太极拳谱复印本,是杨班侯亲自演练的81式太极拳。我一直带在身边,后来雪城变迁与师傅失去了联系,算起来师傅今年已经有百岁高龄了。
经验就是,太极既是拳,又是人生。事在坚持,循序渐进,人生学无止境,拳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棚捋挤按皆有序,贵在守中,做人亦应外圆内方,让自己欢乐,让别人放心,人生有如太极,太极一如人生,太极亦是我,我亦是太极!
开始时难,坚持也难,只要有了体会,你就再也离不开他!修炼太极,修炼人生,开始吧朋友,我保证你不后悔!
我从事这行也有5年了,大学毕业就开始做一些太极拳的推广工作,从12年的时候看到练的基本都是40岁往上走的人,到现在普通30-50岁间,不少20出头,甚至15.6岁的初、高生,加上100来个4-10岁的少儿班,也算是看着太极拳不断的推广和年轻化了。
跟着师傅学了大半年陈氏,前一段时间刚拜师,以后还有相当多的东西要学。太极拳博大精深,但绝对不是常人学不会的东西,只不过因为很多对太极拳的不正确的理解,以及很多照猫画虎的练习、表演,让许多人认为太极拳就是个笑话,这其实是挺让人不开心的一件事。
大二上学期选了体育保健,学的是简化太极拳,感觉的确有点健身效果。不过毕竟在常人的印象里,打太极拳是老人的专利,所以总是感觉怪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