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做个自媒体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我是新入行二个多月的新手,一直做着传统行业,在今年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四处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本来就对互联网行业感兴趣,一次偶然机会了解到了自媒体,当时觉得自己水平有限,写文章能有几人看,没想到发了几篇文章,阅读量最多的达到几万人的阅读,点赞达到几千人,粉丝达到900多人,这使我非常高兴。才发现网络上原来有这么多人关注啊。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我是在一个单位上班,一般时间我们都是上两天休息两天的,我当时做自媒就是想利用零碎的时间一点一点做。我休班的时候就利用闲暇发一些小信息,点赞,评论一下。我特别喜欢开放式的自媒体平台,挣钱只是一方面,可以把一些想分享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友友。自己也可以增长不少见识。挺好。后来发现,只要找对了读者的兴趣点,每个领域都可以有不错的流量。
当微博有10万粉丝的时候,我经历一段很郁闷的时期,我一直引以为傲的人格化运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为除了发实习之外,无论我发点什么个人相关的或者带有明显观点的文字时都会有很多人或者骂、或者冷嘲热讽。
最大的福利就是有很多人听自己讲话,无论对方看完微博或者文章后的反馈如何,你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去影响一部分人。每个人的价值观是绝对不同的,强迫别人去政治正确也是最不道德,但写文章去影响人的观念却是最柔和的方式。
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运营者面对的“粉丝”群体其实都是去标签化的,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标签,在我们这些所谓“自媒体”的后台里面,基本就是一个个观点陈述和问题。
运营自媒体,最重要的就是把生活和账号分开,内容可以不分开,但是心一定要分开,对一切谩骂都不能在意,对一切赞美和喜欢更不能当真,毕竟他们喜欢或者憎恶的只是这个账号本身,并不是账号身后这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