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现在是一个人脉变现的地方,推崇的是利润至上,你有没有前途决定于你有多少资源,而你手中的资源决定了你在这家银行发展的“下限”。如果你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不要去考虑前途的问题,先看看你有多少能力,银行的营销岗位是一块试金石,能够改变你很多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从基层打拼会很难,起码要三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从柜员、客户经理一步步干起,存款、理财、保险、贵金属、信用卡、POS机具样样都有任务,在工作岗位上,智商不是首要,情商是第一位的。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学生而言,为人处世的方式基本上很快就会给你职业生涯定调。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往往在银行这种单位是很悲情的,有可能荣誉、奖励一大堆,但是前途却与你无缘;智商低,情商高的人或者双高的人,往往会混的如鱼得水,一帆风顺。这些是来自我这个长期在银行工作的人的经验。
表面上看,华尔街员工年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出不少,但我们成年累月每天工作10 到12 个小时,周末、节假日也经常加班加点。我这二十多年来就是这样,黑莓手机随时standing by,亲友经常笑称我和妇产科大夫一样,近几年,华尔街更是几乎每家银行都总在裁员。我直接和间接的华尔街朋友中,大约有三十多人丢了工作。过去,找一份新工作只需两至三个月,薪水往往还朝上涨。如今招人的公司却寥寥无几,找一份华尔街的工作简直难如登天。迄今为止,那三十多人中,只有七至八位朋友有幸又谋到了新的职位,但薪水大幅缩水。另外有五位朋友在其他城市找到了工作,搬离了纽约。有几个加拿大籍朋友回到了多伦多,还有几个海归中国,几位年纪大的索性退休。剩下的几位依然在苦苦的寻找工作。
作为一个多年的银行人员,我说说自己的感想吧!我在银行工作了多年,仍然是个小职工,和我一起进来的人都升了官了,就我一直不温不火的,在银行这么多年,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只要关系够硬,就进可以进银行,而且会有个好职位,因为银行是一个关系第一,能力第二的地方,说一点银行的好处吧,或许也是唯一的好处,就是薪资待遇在当地处于中上游水平(营销岗除外,完全看业绩),且五险一金齐全,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现在父母辈还有很多希望学金融的子女能进银行,甚至托关系的并不在少数,但是我认为除非有关系可以直接进后勤管理部门,否则花钱找人去做一个柜员或者客户经理,完全没必要,特别是没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各种任务都可以直接把你压垮了,更别谈,所谓的前景了。
银行算是一种比较体面的职业,物理环境较好,相对稳定,由于一般机构较为庞大,所以只要你够强,上升空间也很大,但银行是一个很讲究资历的行业,从业经验很重要,所以短期内不要期望有多大的晋升机会。银行的主要区别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一般说来,国有银行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人际关系复杂,且官僚气氛较浓,但工作压力较小,比较稳定;股份制银行人均收入较高,但由于收入与业绩挂钩,不同考核业绩的收入差距大,容易导致心里失衡;股份制银行人际关系相对单纯,但工作压力大,稳定性也不如国有银行。
作为一个在银行摸爬滚打10年的客户经理,有一些话还是不能很直接的说出来,在任何单位都一样,如果你入职都是“含着金钥匙”的人,那么会事半功倍;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么就最好做出事倍功半的准备,不要抱怨人生的不如意或是领导的不赏识,很多时候,并不是人定胜天,我们能做的只有“向钱看,向厚赚”。
小弟我工作多年了,在银行也干了有6年多,现在已经离开了,小弟我学历不高,当初进银行时不是本科生,而且也是找关系介绍才能混进去的,跟我同期一起去银行工作的朋友也走得七七八八了,就因为银行压力大,工作辛苦,现在工资待遇也直接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