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乡。咱这里的乡风乡俗多着去,有女儿出嫁须得哭,哭得越励害与娘家感情逾深;乔迁新居必须梯子先进屋,预是着步步高,然后再是主人拿着柴进屋,表示人财兴旺;还有过年买回来的鱼,不能说是死鱼,只能说是鱼睡了,或者说是睡鱼,否则就不吉利。
我的老家在广东汕头,潮汕地区属于多神崇拜,先祖前贤,天神地祇,皆在祭祀之列,不但辞旧要拜,迎新亦要拜。拜祖宗,承祧绳武,表达对祖辈的感念之情;拜门神,尽忠职守,感恩一年到头对门户的忠诚守护;拜井神,饮水思源,铭记“受滴水恩以涌泉报”的古训。
苏州,苏州称产妇为“舍姆娘”。产后要喝几口人参桂圆汤。多数产妇满月后,带孩子到娘家小住一段日子,苏州人称之为“移窠”。回家时,娘家要将窠的替代物椅子之类附以糕点,让女儿高高兴兴带回。
过年的时候不一样,我们当地风俗是年三十和初一都要上坟,所以几乎年三十和过年初几的好几天到处都是鞭炮上坟声。团年吃饭是中午,吃过饭就各自玩儿。初一早上上坟后回家拿压岁钱,中午饭后会去烧香拜菩萨。
在我们宝鸡地区,正月没过完,外甥不准理发,不然对舅舅太不吉利,到了二月二龙抬头才能理发。二月二,每家每户都要吃豆豆的,有爆玉米花,有用黄豆和江米打的爆花,还有用麦面,鸡蛋,盐,调料和成的面。
我的老家在江西萍乡莲花的一个小村里,每年大年三十吃饭之前都要放鞭炮,还要敬香,晚上还要守夜,第二天初一必须吃素,然后起来拜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初三去大姨家拜年,然后就一直的去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