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奶奶最喜欢给我唱的是《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妈没有在,骨碌骨碌滚下来。
一首客家童谣《月光光》,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外,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塘,生的鲤嫲八尺长,鲤嫲肚里做学堂,做得学堂四四方。我最喜欢的一首童谣,每次读的时候都会想象这是真实的场景,真的很幸福。
拾高粱茬(“茬”,我们本地读“zhā渣”)。玩时,多人转圈向内坐,一人在圈外绕行,并边走边唱:“拾、拾、拾高粱茬,拾到天黑怪害怕。”唱一遍或几遍后接唱:“找个地方坐下吧。”紧接着在最临近的一人背上坐下。被坐者要问:“你是干什么的?”坐下者答:“拾高粱茬的。”问:“怎么不走了?”答:“怪害怕。”问:“打个灯笼送送吧?”答:“行啊!”答完要立即起身绕圈奔跑,被坐者立即追赶。被追者跑一圈抢坐到追者位置上,两人轮换,由追者再重玩。
扯大钜,拉大槐,姥姥门口扎戏台,戏台张(倒〉了,小孩慌了,唏了杭了唏了杭了!
“大白鸡,下白蛋,没有妈妈怎么办。跟猫睡,猫挠我,跟狗睡,狗咬我。爸爸送我托儿所,托儿所,我的家,阿姨爱我我爱她。",小时候真是太幼稚了,哈哈哈。
80后的我最有发言权,“猫叫里,狗咬里。老鼠来偷吃你的饼干里。贪吃鬼,二两油,三颗鸡蛋炒不熟!”有人听过不?





